2030年的冬天,马赛马拉草原的风带着一丝凛冽,却吹不散空气中的热烈。肯尼亚稀土矿项目的奠基仪式就在草原边缘的一片开阔地举行——地面上用白色石灰画着项目规划轮廓,奠基坑旁摆放着当地传统的木雕图腾,旁边的临时看台上,坐满了马赛族村民、肯尼亚政府官员和同凤集团的项目团队。
当高小凤穿着深色大衣,与肯尼亚资源部部长穆罕默德一同走向奠基坑时,周围瞬间响起了马赛族村民的欢呼声。村民们大多穿着标志性的红色披风,手里握着装饰着彩绳的长矛,随着鼓声跳起了传统的战舞——男人们踏着有力的步伐,长矛在阳光下划出一道道弧线;女人们则围着圈子拍手,嘴里唱着悠扬的马赛族歌谣,歌声里满是对未来的期待。
穆卡站在人群前方,穿着笔挺的西装,手里拿着扩音喇叭,用流利的斯瓦希里语向村民们介绍项目:“大家放心,咱们这处稀土矿采用的是同凤集团的‘低干扰开采’技术——开采设备会安装降噪装置,不会打扰草原上的野生动物;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矿渣会全部回收利用,做成建筑材料用于建设学校和卫生站;而且我们还会在这里建一所职业技术学校,专门教大家操作智能开采设备、维护生态监测仪器。以后大家不用再靠游牧为生,在家门口就能有稳定的工作,还能照顾家人!”
他的话刚说完,村民们就爆发出更热烈的掌声。一位年轻的马赛族小伙儿站起身,用斯瓦希里语大声问道:“穆卡,我们能学到真技术吗?以后能像你们一样,用技术保护草原吗?”穆卡笑着点头:“当然能!学校会请中国的技术专家来上课,还会安排大家到赞比亚的铜矿项目实习,只要认真学,你们都会成为保护草原的技术能手!”
奠基仪式的核心环节开始了。高小凤和穆罕默德部长一同拿起铁锹,铁锹把上缠着红色的绸带,象征着吉祥与合作。两人默契地弯腰,将第一铲带着草原气息的黑土填入奠基坑,周围的相机快门声此起彼伏。此时,马赛族长老卡鲁站了起来,手里捧着一个精致的木盒,缓缓走向高小凤。
卡鲁长老头发花白,脸上布满皱纹,红色披风上绣着复杂的部落花纹。他打开木盒,里面是一串用兽骨和彩珠串成的项链——兽骨打磨得光滑温润,彩珠则是用草原上的彩色石头制成,红色代表热情,蓝色代表蓝天,绿色代表草原。“高总,这串项链是我们马赛族的‘信任之链’。”卡鲁长老用带着口音的英语说,一边将项链轻轻挂在高小凤脖子上,“以前有欧美公司来这里考察,说要挖掉我们的草原,建大型采矿场,我们坚决不同意——草原是我们的家园,是马赛人的根。但你们不一样,你们愿意保护草原,愿意教我们技术,愿意让我们的孩子有学上、有工作。这串项链代表我们全村人的信任,希望‘共赢之种’能在马赛马拉扎根,长成参天大树!”
高小凤低头抚摸着项链,兽骨的温度透过布料传到指尖,心里满是触动。她握着卡鲁长老的手,认真地说:“长老,谢谢您和村民们的信任。同凤集团一定会兑现承诺,把这个项目建成‘生态保护+民生改善’的典范,让稀土矿成为草原的‘宝藏’,而不是负担。我们会和大家一起,守护好马赛马拉草原,让子孙后代都能看到这里的蓝天、绿草和奔跑的野生动物。”
就在奠基仪式圆满结束时,高小凤的手机收到了南美区域总部发来的消息——陈工团队研发的“盐湖提锂绿色技术”,荣获了国际能源署颁发的“全球可持续能源技术奖”。这个奖项是全球新能源领域的最高荣誉之一,专门表彰在环保技术创新方面有重大突破的项目。
一周后的颁奖仪式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国际能源署的官员在颁奖词中,对这项技术给予了高度评价:“传统盐湖提锂技术依赖大规模蒸发池,不仅耗水量大,还会破坏盐湖生态,导致周边植被枯萎、野生动物栖息地缩小。同凤集团研发的‘盐湖提锂绿色技术’,采用新型膜分离材料,将提锂效率提高30%的同时,实现了水资源95%的循环利用;更重要的是,该技术能有效减少重金属排放,保护盐湖周边的生态系统。这项技术不仅解决了锂矿开发的环保难题,更为全球盐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范本,同凤集团用实际行动证明,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与生态保护完全可以并行不悖。”
陈工穿着灰色西装,胸前别着同凤集团的徽章,走上领奖台。他手里拿着获奖证书,却没有先谈技术细节,而是说起了智利的农场主们:“这项技术的成功,离不开当地居民的支持。在研发最关键的阶段,我们遇到了盐湖强风导致膜材料损坏的难题,是智利的农场主们告诉我们,用当地特有的芦苇纤维编织防护网,可以有效抵御强风;在测试废水循环系统时,也是农场主们主动提供土地,帮我们搭建灌溉试验田,验证废水净化后的实用性。没有他们的配合与信任,我们不可能在短短两年内取得这样的突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