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风谷一战,灵睦镇联盟以弱胜强,击溃了镇北军的先遣部队,俘虏了其首领萧烈。消息传开,联盟上下士气大振,但陆承宇心中的弦却绷得更紧了。萧烈临死前的叫嚣,如同一个沉重的警钟,提醒着他真正的风暴尚未到来。镇北军主力的阴影,如同乌云般笼罩在灵睦镇的上空。
陆承宇没有丝毫懈怠。他知道,留给联盟准备的时间不多了。他立刻召开紧急会议,与老秦、李二狗、林晚秋和王小二等人共商对策。
“萧烈虽死,但他的话绝非虚言。”陆承宇的目光扫过众人,语气沉重,“镇北军主力号称五十万,装备精良,久经战阵,远非我们这个新兴的联盟所能比拟。我们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
老秦忧心忡忡地说道:“陆当家,我们联盟连老带少,能战之兵不过三万,其中还有不少是新投降的士兵,忠诚度和战斗力都有待考验。面对五十万大军,恐怕……”
李二狗打断了他,眼神坚毅:“老秦,话不能这么说!兵不在多,而在精!我们有陆当家的英明领导,有灵睦镇和临江镇的坚城,还有王小二的天雷,未必就没有一战之力!”
林晚秋也说道:“我们已经尽可能地储备了药品和粮食,医疗队也做好了准备。无论如何,我们都会与联盟共存亡!”
王小二也拍着胸脯保证:“陆当家放心!我已经带领工匠们日夜赶工,又造出了两百多枚天雷,还改进了配方,威力比之前更大!守城的滚木、擂石也准备得差不多了!”
陆承宇点了点头,对众人的决心表示赞许。他说道:“李二狗说得对,我们不能未战先怯!但我们也必须正视双方的实力差距。硬拼无异于以卵击石,我们必须采取‘守’的策略,依托城池,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等待时机。”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的计划是这样的:第一,加固城防。灵睦镇和临江镇是我们的两大核心,必须将城墙加高加厚,挖掘更深的护城河,在城头上多设置箭楼和炮台。同时,组织村民和士兵,进行严格的守城训练,尤其是如何使用天雷和守城器械。”
“第二,坚壁清野。将城外的农田、村庄全部烧毁,粮食、牲畜全部运入城内。不给镇北军留下任何可以利用的物资。同时,在城外设置大量的陷阱和雷区,延缓他们的进攻速度。”
“第三,整合力量。将所有能够拿起武器的青壮年,无论男女,都编入民兵团,进行基础的军事训练。将新投降的士兵与老队员混合编排,互相监督,共同作战,以增强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第四,寻求外援。继续派人前往青石镇和李家村,请求他们出兵相助。同时,派人联络南方其他被镇北军威胁的势力,晓以利害,争取结成反镇北军的同盟。”
“第五,情报工作。派遣大量的侦查队员,深入北方,密切监视镇北军的动向,及时掌握他们的行军路线、兵力部署和进攻时间,为我们的防守提供准确的情报支持。”
“以上五点,事关联盟的生死存亡,必须严格执行!”陆承宇的语气不容置疑。
“明白!”众人齐声应道,立刻各自领命而去。
接下来的一个月,灵睦镇和临江镇陷入了紧张的备战氛围中。男女老少齐上阵,加固城墙、挖掘护城河、打造守城器械、训练军事技能。空气中弥漫着汗水和硝烟的味道。陆承宇更是身先士卒,白天巡视城防,晚上研究战术,几乎没有片刻休息。他肩上的旧伤因为过度劳累,时常疼痛难忍,但他始终咬牙坚持着。他知道,他是联盟的主心骨,他不能倒下。
然而,坏消息还是传来了。派往青石镇和李家村的使者回来了,带回的消息令人沮丧。青石镇和李家村虽然畏惧镇北军的强大,但更担心引火烧身,最终以“实力不足,难以出兵”为由,拒绝了联盟的求援。而派往南方联络其他势力的使者,也大多杳无音信,只有少数几个小势力表示愿意观望,但却不敢公开与镇北军为敌。
外援无望,联盟只能依靠自己。陆承宇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了他死守的决心。他对众人说道:“求人不如求己!镇北军虽然强大,但他们劳师远征,补给线漫长,而且不得人心。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坚守城池,就一定能够等到转机!”
就在联盟全力备战的时候,侦查队员带回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镇北军主力已经兵分三路,大举南下。中路军由镇北军主帅,萧烈的兄长萧雄亲自率领,兵力三十万,直扑灵睦镇;东路军十万,进攻临江镇;西路军十万,负责侧翼掩护和切断联盟的退路。预计三日后,中路军就将抵达灵睦镇城下。
大战,一触即发。
灵睦镇的城头上,陆承宇身着盔甲,手持长刀,静静地站着。他望着远方尘土飞扬的地平线,眼神坚定。李二狗、老秦、林晚秋、王小二等人站在他的身边,神色肃穆。城墙上,联盟的队员和民兵团的成员们,手持武器,严阵以待。他们的脸上,有紧张,有恐惧,但更多的是一种视死如归的决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