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我接掌镇妖军时,军中只有三千编制,守备地门关绰绰有余。
那时朝廷补给从未间断,筑基丹虽少,但每年总还能分到几十枚。”
诸葛明轻叹:“可惜好景不长。”
“是啊……”韩平望向关外万妖灵渊的方向,
“自从封印开始松动,二阶妖兽频频出现,三千将士死伤惨重。
不得已,我们才扩编至万人。”
说到这里,韩平语气中带着讥诮:
“这一万杂灵根将士中,炼气期修士占了九成五以上。
若是朝廷肯正常供应筑基丹,如今军中筑基修士何止四百?早该过千了!”
诸葛明沉默片刻:“朝廷的顾虑……”
“他们的算计,我岂会不知?”韩平冷笑一声,指向东北方向,
“地门关外是青木帝国,关破之后,首当其冲的是他们。
大乾乐见其成,正好借妖兽之手削弱邻国。”
他深吸一口气,声音中带着压抑的怒意:
“可他们忘了,妖兽之祸岂会止于一国?
待青木帝国生灵涂炭,下一个就轮到我们大乾!”
诸葛明微微颔首:“而且朝廷也有实际考量。
每年在地门关投入巨万,收获的妖兽材料却远远不及。
在他们看来,这确实是一笔亏本买卖。”
“鼠目寸光之辈。”韩平嘴角露出一丝讥讽,
“若是朝廷不断供,也会知道妖兽肉用法,至于入不敷出吗?”
诸葛明闻言,心中不由苦笑。
大帅这话说得倒是轻巧,可若非机缘巧合遇上陈飞那小子,
怕是连让将士们吃饱饭都成问题,更遑论开发利用妖兽肉了。
不过这话他自然不会说出口,只是顺着韩平的话锋道:
“大帅所言极是。朝廷若能早些重视,或许局面早已不同。
好在如今我们已寻得些许转机,陈飞此子确实带来了不少惊喜。”
他话锋一转,将目光投向气血充盈的士卒:
“既然此子能在粮草、兵器乃至妖兽肉处理上另辟蹊径,或许……
我们也不必完全拘泥于传统的丹药、符箓之道。
即便他无法直接解决灵力和符箓的难题,
但其独特的思路,或许能为我们打开一扇新的窗户。”
韩平沉默片刻,严峻的神色稍缓:“且看吧。
此子已助我等良多,以一族之力供应一军之需,不可再强求。
当务之急,是让他先确保这妖兽肉的稳定供应。
其他的……尚需从长计议。”
第027章 尝试修炼
地门关帅帐内,烛火将两道身影投在帐壁上,随火光轻轻晃动。
诸葛明轻捋长须,声音低沉:“大帅,
如今关内粮草充足,将士们气血已复,这是好事。只是……福祸相依。”
他顿了顿,观察着韩平的神色:“朝廷若知我军非但未溃,反而站稳脚跟,恐怕会再生波澜。”
韩平目光微动,示意他继续。
“朝廷忌惮的,无非是镇妖军修士众多,尾大不掉。”
诸葛明苦笑,“既然朝廷不愿见我们强盛,不如……如其所愿。”
他压低声音:“陈家产业正缺人手,我军在陈家支持下伤亡大减,
这些保全下来的力量……或可转入陈家名下。”
“阵亡、伤残的军士,明面上是陈家的雇工、护卫,暗地里却成镇妖军的暗棋。
既能消减朝廷猜忌,又能保存精锐,还可助陈家发展,一举三得。”
韩平背手走到帐门前,望着关外浓重夜色,久久沉默。
这计策太大胆,是欺君之罪。
但朝廷既已放弃镇妖军,他们自己寻条活路,何错之有?
良久,他转身,声音低沉而坚定:“此计虽险,却是眼下唯一出路。
不过事关数千将士和陈家满门安危,必须周密安排。”
“名册与对接是关键。”韩平指尖划过地图,
“转入陈家者,需彻底抹去军旅痕迹。但在军内部,要另立绝密名册记录真实去向。”
“末将明白。此事由我亲自掌管,所有转入者皆需以道途立誓。”诸葛明道,“陈家那边……”
“陈长河是聪明人。你亲自去谈,言明利害。这不是利用,是休戚与共。”
“首批人员,就以伤愈不影响劳作、且忠诚可靠的老兵为主,小规模试行。”
“可。”韩平颔首,“至于给朝廷的文书……
伤亡名单参考断粮期间的数目,催粮求援的文书,语气要一次比一次急。”
“若被朝廷察觉……”
“朝廷若真有心探查,早该知道真相了。”
韩平转身,烛光在他脸上投下深深阴影,
“活下来,守住这道关,才是对百姓最大的忠义。”
数日后,陈家农庄密室内。
陈长河听完诸葛明的计划,端着茶盏的手久久未动。
这既是天大的机遇,也是悬顶之剑——
得了这批精锐,陈家产业将飞速扩张;可一旦事发,就是灭族之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