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2年6月18日的成都,初夏的闷热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把整座城市裹在其中。清晨的阳光刚爬上窗台,空气里就带着一股黏腻的湿热,连窗外的香樟树都耷拉着叶子,只有偶尔掠过的风,能带来一丝短暂的凉爽。张纳伟(若曦)站在厨房的水槽前,一边清洗早上用过的碗碟,一边听着客厅里高瑞泽的“哀嚎”。
“完了完了!若曦!我的董事会发言稿落在书房了!”高瑞泽的声音带着慌乱,混着翻找东西的“哗啦”声,“今天上午9点的董事会,要汇报Q2的基因检测设备销售数据,没发言稿我肯定要忘词!”
张纳伟擦了擦手,快步走到客厅。只见高瑞泽穿着一身深灰色西装,领带歪歪扭扭地挂在脖子上,头发也没梳整齐,正趴在茶几上翻找文件,公文包被扔在一旁,里面的钢笔、笔记本散了一地。“别急,你昨天把发言稿放哪儿了?”张纳伟蹲下身,帮他整理散落的文件。
“我记得放在书房的书桌上了!就是那本蓝色封面的笔记本,上面写着‘华晨Q2董事会’!”高瑞泽直起身,懊恼地抓了抓头发,“都怪我昨天打游戏太晚,早上起来又慌慌张张的,怎么就忘了拿!”
张纳伟快步走进书房,书桌上果然放着一本蓝色封面的笔记本,封面上用黑色水笔写着“华晨Q2董事会发言稿”,字迹是高瑞泽的,却比平时工整了许多,少了几分潦草,多了几分认真。他拿起笔记本,走到客厅,递给高瑞泽:“找到了,别慌,现在才7点半,来得及。”
“太好了!若曦你就是我的救星!”高瑞泽接过笔记本,如获至宝地塞进公文包,又胡乱地整理了一下领带,“我来不及吃早餐了,会议结束我回来吃!对了,你要是没事,下午可以去春熙路逛逛,我让司机在楼下等你。”
“知道了,你路上小心,雨天路滑。”张纳伟笑着挥手,看着高瑞泽的身影消失在电梯口,才转身回到厨房。餐桌上还放着高瑞泽没来得及吃的早餐:一碗小米粥,两个水煮蛋,还有一碟凉拌黄瓜。他把早餐放进冰箱,心里却想着那本蓝色的笔记本——高瑞泽平时在家写的便签都歪歪扭扭,连自己的名字都能写错,可董事会的发言稿却写得工工整整,可见他对工作的重视,只是平时总用“逗逼”的外表掩饰罢了。
收拾完厨房,张纳伟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着窗外的雨景。初夏的雨来得急,刚才还是晴天,转眼间就乌云密布,豆大的雨点砸在玻璃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他想起高瑞泽刚才慌乱的样子,又想起上次去华晨公司遇到宋雅的场景——那是他第一次走进高瑞泽工作的地方,心里满是紧张,这次如果再去,会不会能更了解高瑞泽一些?
这个念头一旦冒出来,就再也压不下去。他站起身,换了一身衣服:浅灰色的短袖衬衫,搭配一条米色的阔腿裤,外面套了件薄款的白色防晒衣,既能遮太阳,又能在空调房里保暖。他摸了摸头顶的猫耳,这次没有戴贝雷帽,只是用发胶轻轻固定了一下,让耳尖的白色绒毛自然垂落——经过上次市集的经历,他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害怕暴露自己的耳朵,反而觉得,在这里,他的“特别”也能被温柔地接纳。
拿起高瑞泽忘在玄关的雨伞,他走到楼下,对等候的司机说:“师傅,麻烦送我去华晨集团总部,谢谢。”
司机愣了一下,随即点头:“好的,高先生早上说您可能会出门,让我随时待命。”
车子驶出小区,沿着益州大道向南开。雨天的成都,街道上车流不算多,自动驾驶汽车平稳地行驶在专用车道上,透过车窗能看到路边的商铺都挂着透明的雨帘,里面暖黄的灯光映出行人的身影。张纳伟看着窗外的街景,心里有一丝期待——华晨集团到底是怎样的公司?高瑞泽在公司里到底是什么样子?那些他平时挂在嘴边的“基因检测设备”“项目报告”,到底是怎样的工作?
大约20分钟后,车子停在华晨集团总部大楼前。这栋楼比高瑞泽住的公寓楼更高,外观是银灰色的玻璃幕墙,在雨中泛着冷冽的光泽,楼顶上“华晨集团”四个红色的大字格外醒目。门口的保安看到司机的车,只是笑着点了点头,没有上前检查,显然已经熟悉了这辆车。
“张先生,这里就是华晨集团总部了,高先生在28楼的董事长办公室。”司机帮他打开车门,递过一把雨伞,“需要我等您吗?”
“不用了,我自己回去就行,谢谢师傅。”张纳伟接过雨伞,走进大楼。
一楼大堂比他上次来的时候更热闹了些。地面铺着黑色的大理石,倒映着天花板上的水晶吊灯,灯光透过雨丝,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左侧的前台,两个穿着黑色职业装的工作人员正礼貌地接待来访客人,声音温和却不失专业;右侧的休息区,几个穿着西装的人正坐在那里交谈,手里拿着文件,偶尔会用手指在平板电脑上滑动,讨论着什么,表情严肃却不紧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