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的微光勉强穿透永夜纪元的灰蒙天幕,照亮了曙光基地忙碌的景象。围墙之上,新增的哨塔如同钢铁巨兽的尖角,傲然指向阴沉天空。基地内部,经过连日扩建和整顿,已初具小型聚居地的规模,不再是最初那个仅能提供基本庇护的避难所。
林凡站在中央了望塔上,俯瞰着基地的全景。从他这个角度,可以看到新开辟的训练场上,队员们正在操练新获得的武器装备;医疗区外,赵明堂正在指导助手们晾晒新采集的草药;扩建的居住区内,炊烟袅袅升起,预示着一天的开始。
“凡哥,巡逻队回来了。”张大牛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的手臂仍吊着绷带,但气色好了很多,“带回了最新消息。”
林凡转身,接过张大牛递来的报告。自从一周前摧毁豺狼团伙的消息传开后,周边区域的势力格局正在悄然变化。
“又有三个小型幸存者团体请求加入我们。”张大牛难掩兴奋地说,“现在每天都有零散幸存者前来投靠,我们的入口检查站都快忙不过来了。”
林凡浏览着报告,表情平静:“审核标准不能降低。特别是那些前豺狼成员,必须经过严格评估才能正式接纳。”
“明白。”张大牛点头,“周老先生的人正在协助进行背景调查,他们似乎有些特殊的信息来源。”
这时,苏婉沿着阶梯走上了望塔,手中拿着医疗区的报告:“伤员恢复情况良好,王浩已经可以下床行走了。但那名生物工程师的情况...有些复杂。”
林凡关切地转头:“怎么说?”
“身体指标基本恢复正常,但记忆力出现明显缺失,特别是关于实验室核心机密的部分。”苏婉眉头微蹙,“赵老先生认为可能是那种能量对他大脑造成了某种选择性损伤,也可能是...某种自我保护机制。”
林凡沉思片刻:“继续观察,但不要强迫他回忆。现在最重要的是确保所有人身体健康。”
随着太阳位置升高(尽管被尘埃云遮挡,但仍能感知光线的变化),基地逐渐热闹起来。新老居民在统一安排下各司其职:有的加固防御工事,有的负责后勤保障,有的参与训练学习。
上午十点左右,入口检查站传来消息:一支来自南方“溪谷营地”的代表队请求会见基地领导人。
会议室里,林凡会见了这支五人代表团。领头的是一位中年女子,自称杨教授,曾是大学社会学教师。
“我们听说你们清除了豺狼团伙,特地前来表达感谢。”杨教授开门见山,“那个团伙长期骚扰我们的采集队,造成不少伤亡。”
林凡谨慎回应:“我们只是做了必要的事情。溪谷营地的情况如何?”
杨教授叹了口气:“勉强维持。我们有四十多人,大多是老弱妇孺,缺乏防御力量。这次来,一是感谢,二是想探讨合作的可能性。”
接下来的交谈中,林凡了解到溪谷营地擅长农业种植和手工制作,但缺乏安全保障和医疗资源。这正好与曙光基地的优势互补。
经过一番商讨,双方达成了初步合作协议:溪谷营地向曙光基地提供食物和手工制品,换取医疗支持和安全保障。更重要的是,双方建立了信息共享机制,扩大了彼此的预警范围。
送走溪谷营地代表后,林凡立即召集核心团队开会。
“我们的影响力正在扩大,这是好事,但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林凡扫视众人,“从现在起,我们需要更加系统地规划基地发展。”
周毅率先发言:“我建议成立专门的科研小组,集中研究那个能量容器和全息蓝图。这可能是我见过最接近无限能源的技术。”
苏婉接着提出:“医疗区需要扩建,最好能分离出普通医疗区和特殊病例区。谁也不知道未来还会遇到什么异常情况。”
张大牛则关注防御:“新加入的人手可以组建更多巡逻队,扩大安全区域。我还想组建一支机动快速反应小队,配备那些外骨骼装备。”
会议持续了两小时,最终制定了一系列发展计划。林凡特别强调了一点:“所有新发展必须遵循一个原则:不以牺牲现有成员福祉为代价。”
下午,基地迎来了又一个重要时刻——第一台基于全息蓝图原理制造的无线能量传输装置测试。
在周毅的指导下,技术人员在广场中央架起一个造型奇特的设备,看上去像是多个金属环嵌套组成的复杂结构。
“理论上,它可以从那个能量容器中提取能量,并在一定范围内无线传输。”周毅解释道,“接收端只需要配备简单的接收器就能使用电力。”
所有核心成员都到场观看测试。当装置启动时,中心的能量容器开始发光,设备上的纹路随之亮起,发出低沉的嗡鸣声。
技术人员将一个小灯泡放在距离装置十米远的地方——灯泡立刻亮了起来,没有任何物理连接!
人群中发出惊叹声。随着技术人员调整参数,灯泡即使在更远距离依然保持明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