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凡惊讶地接过容器:“为什么还给我一部分?”
“平衡...需要。完全归还...也会...危险。”畸变体解释,“这一部分...安全。研究...可以。但不要...尝试复制。不要...前往北方。”
说完,它转身准备离开。
“等等!”林凡喊道,“你们是谁?为什么帮助我们?”
畸变体停顿片刻,回头看向林凡,眼中的晶状结构似乎流露出一丝悲伤:“曾经...人类。现在...进化。保护...平衡。防止...完全毁灭。”
它最后指向北方:“警告...铁鹰。他们的行动...危险。阻止他们...如果可能。”
说完,所有智慧畸变体如同收到无声命令般同时转身,迅速消失在夜色中,速度快得惊人。
基地内外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被这超乎想象的遭遇震惊了。
林凡返回基地,立即召集所有核心成员开会。他详细描述了交谈内容,并展示了变小但依然活跃的能量容器。
“这解释了很多事情。”周毅首先打破沉默,“那种能量的特殊性质,第七区的信号,甚至铁鹰的异常行为。”
苏婉担忧地说:“如果这是真的,我们面临的威胁远超想象。不是简单的生存竞争,而是...某种存在性危机。”
张大牛挠头:“这些智慧畸变体可信吗?说不定是个陷阱。”
林凡摇头:“它们的恐惧是真实的。而且如果它们想攻击,刚才就是最佳时机。”
会议持续到深夜,最终达成共识:暂时避免前往北方,加强基地防御,同时谨慎研究剩余能量容器。更重要的是,需要更多关于北方和铁鹰的情报。
第二天,林凡宣布了一项新政策:正式设立“人才招募计划”,主动寻找并邀请各领域专家加入基地。周毅的团队负责评估和整合新成员。
消息传出后,效果立竿见影。原来许多隐藏很深的幸存者听说曙光基地不仅提供庇护,还重视专业知识,纷纷前来投靠。
一周内,基地迎来了十七名新成员,包括一名前能源工程师、三名机械专家、两名通信工程师,甚至还有一名心理学家和一名生态学家。
林凡亲自监督整合过程,确保新成员既能发挥专长,又不会破坏基地现有文化和平衡。他特别注重分配 mentor,让老成员帮助新人适应。
这天下午,一名前网络工程师带来了重要发现:“我修复了从那辆装甲车上拆下的通讯设备,成功截获了铁鹰的内部通讯。”
所有人立即聚集到通讯室。工程师播放了一段录音:
“...第七区探测队全军覆没...确认能量异常增强...首领下令加快‘门徒计划’...需要更多活体样本...”
另一段录音更加令人不安:
“...星之子的呼唤越来越强...已有十名志愿者接受改造...效果远超预期但稳定性...啊!”
录音结束于一声惨叫和某种非人的咆哮。
会议室一片寂静。铁鹰不仅在研究那种能量,还在主动让人接受改造!
“我们必须阻止他们。”林凡最终开口,“但这需要更多准备和情报。”
随后的日子里,基地加速发展。新成员带来的专业知识很快产生效果:
能源工程师改进了发电系统,效率提升30%;机械专家修复了更多设备,甚至开始自制简单武器;通信工程师建立了更高效的通讯网络;心理学家则帮助处理幸存者的创伤后应激障碍。
最令人惊喜的是生态学家的贡献。她发现了一种变异苔藓,能有效净化水和空气,还能在弱光环境下生长。基地立即开始大规模培育这种苔藓,显着改善了生活环境。
林凡也没有忘记那些智慧畸变体的警告。他组织了一支特殊小组,由周毅领导,专门研究那种能量和全息蓝图,但严格限制实验规模和安全措施。
两周后,基地迎来了一个里程碑时刻——基于全息蓝图原理,他们成功建造了第一个安全的无线能源传输节点,能为整个医疗区提供稳定电力,不再依赖发电机。
庆祝气氛中,林凡却保持清醒。他在晚间会议上提醒大家:“我们进步很快,但威胁也在增长。铁鹰没有停止行动,北方的不明威胁仍在继续。自满就是自杀。”
他的话很快得到验证。第二天,巡逻队带回了一个令人不安的发现:在基地北方五公里处,发现了一个奇怪的装置——不是人类制造的风格,散发着微弱的能量信号,与那种能量容器的波动一致。
周毅亲自前往检查,回来后面色凝重:“那是一个监视装置,技术水平远超我们所见。不是铁鹰的,也不是那些智慧畸变体的。”
“那是谁的?”林凡问。
周毅摇头:“我不知道。但它在传输信号,方向是...正北方。”
一个可怕的猜想在林凡脑中形成:如果那些“星之子”已经在监视人类活动,如果它们比智慧畸变体描述的更接近苏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