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信号!
这四个字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林凡心中激起层层涟漪。父亲录音中提到的“原点”,是否就藏在这片土地之下?这突如其来的发现,瞬间冲淡了连日来重建工作的疲惫。
他立刻赶到通讯监控中心。技术员指着屏幕上不断滚动的、由复杂波形和奇异符号组成的数据流,语气带着兴奋与困惑:“队长,信号非常微弱,时断时续,但编码规则极其严密,我们现有的解密算法完全无法解析,只能确定它来自地下极深的位置,而且……信号模式非常古老,不像是近几十年的技术。”
“能定位具体来源吗?”林凡盯着那神秘的数据流,沉声问道。
技术员摇了摇头:“很难。信号似乎经过了多重散射和屏蔽,只能大致确定来源在基地东南方向约五到十公里的范围内,深度……估计超过五百米。”
五百米以下?林凡眉头紧锁。在现有条件下,想要挖掘到那种深度,无异于痴人说梦。更何况,信号源的位置范围依然模糊。
“继续监听,尝试所有可能的方法进行破译,重点是信号中是否包含重复出现的固定代码或者规律性间隔。”林凡下令道。他怀疑这信号可能是一种信标,或者某种循环播放的信息。
“是!”
离开监控中心,林凡独自登上基地的了望塔,望向东南方向。那里是一片地势起伏的丘陵地带,植被在灾变后变得稀疏而怪异,露出大片灰褐色的岩石和土壤。表面看去,与末世任何一处荒芜之地并无不同。
父亲……“原点”……“钥匙”……还有这地底的回响……
一切的线索似乎都指向了那个方向,指向了那片沉默的土地之下。
接下来的几天,林凡一边处理着繁重的基地事务,一边密切关注着地下信号的破译进展。然而,进展微乎其微。那信号的加密方式超出了基地目前的技术水平,甚至连“铁盾”提供的数据包里,也没有相关的解密协议。
就在林凡考虑是否要冒险向陈峰试探性地询问相关信息时,“铁盾”承诺的第二批物资和技术援助,在五天后抵达了。
这次来的不再是庞大的机甲,而是一支由三辆重型卡车和若干护卫车辆组成的地面车队。带队的是一个名叫“老K”的中年男人,身材精干,眼神锐利,脸上有一道浅浅的疤痕,言谈举止带着一股职业军人的利落,但对林凡的态度却保持着恰到好处的尊重,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物资很实在,包括一批高精度加工机床的核心部件、一套小型的金属冶炼设备、以及大量稀缺的电子元件和特种钢材。这些对于基地恢复和提升工业能力至关重要。
而技术援助,则是由老K带来的一个小型技术团队,他们将协助张大牛等人,掌握那几种新型合金的熔炼和加工技术,并指导能量护盾矩阵的进一步优化。
交接过程很顺利,老K公事公办,没有多余的寒暄,也没有打探基地的隐秘。但在交接清单的最后,他单独取出一个密封的金属盒,递给了林凡。
“林队长,这是陈峰指挥官嘱咐我务必亲自交到你手上的。”老K的语气平淡,“他说,这里面可能有一些你‘个人’会感兴趣的历史资料。”
个人感兴趣的历史资料?林凡心中一动,面上不动声色地接过盒子:“代我谢谢陈指挥官。”
老K点了点头,没有多留,带着车队很快离去。
回到指挥室,林凡打开金属盒。里面没有文件,只有一个造型古朴、类似U盘但接口奇特的黑色存储装置。他将其连接上经过系统加密的独立终端。
装置里只有一个文件夹,命名为“地质勘探档案(归档)”。里面是大量扫描版的旧时代文件,主要是关于基地周边,尤其是东南丘陵地区的地质构造、矿产分布、以及……几十年前进行过的一系列深度钻探工程的报告。
林凡快速浏览着,目光最终停留在了一份标注着“绝密”的简报上。简报提到,在一次超深钻探作业中(深度记录为-712米),钻头意外穿透了一个“非自然形成的空腔”,并检测到“异常能量读数”和“无法识别的金属反应”。但随后不久,该钻探项目被突然叫停,所有相关资料被封存,钻探井口也被永久性封闭。
简报的末尾,有一行手写的、已经有些模糊的备注:“‘零点’项目关联,权限不足,已上报。”
零点项目!父亲录音中提到的“原点”,会不会就是这个“零点”项目?!钻探发现的“空腔”,是否就是信号源所在?
这份“历史资料”,分明就是陈峰和“铁盾”有意提供的指引!他们果然知道些什么,并且,似乎在以一种不直接介入的方式,引导他去发现!
这份档案证实了林凡的猜测,也让他更加警惕。“铁盾”的目的绝不单纯。但他们提供的线索,又是他目前无法拒绝的。
他必须去那个被封闭的钻探井口看一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