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谛听”系统捕捉到的碎片化信息,像几块关键的拼图,瞬间让“破碎星环”笼罩在曙光据点上的迷雾消散了不少。虽然还无法窥见全貌,但至少知道了对方给据点起的代号——“灯塔”,明确了他们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寻找所谓的“钥匙”(林风用脚趾头想都知道这指的是自己或者芯片),更重要的是,一个代号“清道夫”的潜在威胁,已经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了所有人的头顶。
“妈的,‘清道夫’?这名字听着就晦气!肯定不是来给咱们打扫卫生的!”阿亮得知消息后,啐了一口,脸上满是嫌恶,但眼神里的战意却更加旺盛,“风哥,咱们现在有这‘顺风耳’了,总不能干等着那什么‘清道夫’上门吧?得干点啥!”
林风站在情报分析室的中央,目光扫过屏幕上那些不断被“谛听”系统捕获、过滤、尝试破译的信号流,手指无意识地在冰冷的“潜影”战术平板边缘敲击着。压力确实存在,但更多的是一种掌握部分主动权后,大脑高速运转带来的亢奋。
“当然不能干等。”林风开口,声音沉稳有力,“对方把我们当‘灯塔’,想找到‘钥匙’,还派了‘清道夫’。那我们就不能只满足于被动防御和偷听。我们要让他们看到的‘灯塔’,是我们想让它们看到的;我们要让他们听到的‘钥匙’动静,是我们故意放出的烟雾弹;至于‘清道夫’……”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冷冽的光芒:“最好能让它永远在路上,或者……让它来的时候,一脚踩进我们为它精心准备的坑里。”
“反向渗透?”凌立刻把握到了林风的核心意图,她抱着双臂,冷静地分析,“利用信息差,制造假象,误导他们的判断,拖延甚至破坏他们的行动计划。”
“没错!”林风赞许地点头,“小瑶,接下来你的任务是双重的。第一,继续深挖‘谛听’的潜力,尽可能破译更多有效信息,尤其是关于‘清道夫’的型号、能力、预估抵达时间,哪怕只有蛛丝马迹。第二,我们要开始‘喂’给他们一些他们想听的东西。”
小瑶坐在复杂的控制台前,眼睛因为连续熬夜有些发红,但精神却异常亢奋,她重重点头:“我明白,风哥!就像编故事一样,我们要给他们编一个‘弱小、可怜又无助,但偶尔有点小运气’的灯塔形象,对吧?比如……我们故意泄露一点微弱的、类似‘钥匙’能量特征的信号,但一闪即逝,让他们疑神疑鬼,浪费侦查资源?”
“聪明!”林风笑了,这姑娘举一反三的能力越来越强了,“还可以‘不经意’间让他们截获到我们内部关于物资紧缺、防御工事出现‘故障’之类的抱怨。具体细节,你和凌商量着来,务必做到自然,符合我们之前展示给他们的人设。”
“明白!”小瑶和凌异口同声,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跃跃欲试。这种躲在幕后,用信息和假象与强大敌人博弈的感觉,既紧张又刺激。
“阿亮,”林风转向摩拳擦掌的壮汉,“你的小队,渗透演练要加码了。不仅要熟悉‘铁锈坟场’的地形,还要模拟在复杂电磁环境下,进行无声渗透、设备安装和撤离。我们可能需要在某个夜晚,给那几位‘邻居’送点‘小礼物’过去。”
阿亮眼睛一亮,蒲扇般的大手一拍胸脯:“放心吧风哥!保证让那群藏头露尾的家伙,连咱们的屁都闻不着热的!嘿嘿,给他们装几个‘铁砧’送来的振动传感器还是噪音探测器?保证让他们睡不好觉!”
众人一阵低笑,凝重的气氛缓和了不少。林风也笑了笑,补充道:“具体用什么,等我和凌确定方案。记住,安全第一,宁可放弃,也绝不能暴露。”
计划迅速铺开。据点仿佛一个精密的仪器,在“星火”能源稳定而充沛的供应下,高效地运转起来。明面上,依旧是那个在废土中艰难求存、偶有小运气的幸存者据点;暗地里,情报战线的无声交锋已然白热化。
小瑶很快展现出了她在电子战方面的惊人天赋。她不仅迅速掌握了“谛听”系统的复杂操作,还能举一反三,结合林风提供的那些超越时代的零散知识,设计出好几套极具迷惑性的虚假信号模板。有时是模拟能量武器充能失败产生的特定频谱噪音;有时是伪造一段断断续续、抱怨“能源核心输出不稳,急需某种稀有材料”的通讯;最绝的一次,她成功模拟了一次极其短暂、强度控制在刚好能被对方捕捉到阈值的、类似“星海遗珠”波动的信号,并将其“泄露”到了据点西北方向一片毫无价值的辐射沼泽地里。
这一手果然起到了效果。通过“谛听”系统的监控,他们清晰地捕捉到,“铁锈坟场”观察点在接下来的二十四小时内,向那片辐射沼泽地方向派出了至少三批次的小型侦察无人机,通讯频段内的信息交互量也明显增加,虽然依旧无法破译全部内容,但关键词“疑似信号”、“确认”、“无实物发现”、“干扰可能”的出现频率显着提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