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救苦总坛的防御战终于在惨烈的代价下暂告一段落。凭借云渺仙子的“九曲云涡迷踪阵”成功拖延、分化了魔军主力,以及青瞳老祖、鬼谷先生等人不惜损耗本源的奋力搏杀,加上王青城关键时刻以万仙册引动一丝浩然正气,短暂净化了一片区域的魔气,扰乱了魔君攻势,总算堪堪守住了核心区域。然而,总坛外围已是一片狼藉,阵法破损严重,弟子伤亡不小,急需休整与重建。
经此一役,高层深知,被动防守绝非长久之计。魔族此次虽退,但卷土重来只是时间问题,且下次攻势必然更加凶猛。云渺仙子私下告知的关于“玉矶子”的线索,便成了黑暗中一缕至关重要的希望之光。
殿内,核心几人再次聚首,气氛依旧凝重,却多了几分决绝。
“必须找到玉矶子前辈!”鬼谷先生斩钉截铁,“若能得这位上古阵道宗师之助,不仅总坛防御可固若金汤,或许还能找到反击魔族的契机。他对天地灵枢、金石禁制的理解,远非我等所能及。”
青瞳老祖虚影闪烁,沉声道:“海外凶险,远超内陆。风暴海眼、时空迷域、上古遗种……皆是九死一生之绝地。派谁去?如何去?”
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落在了王青城身上。他身负万仙册,是云渺仙子指定的应运之人,与截教渊源最深,且在此前的战斗中展现了过人的心性与潜力。
王青城上前一步,躬身道:“晚辈愿往。承蒙仙子告知线索,探寻玉矶子前辈下落,汇聚同道共抗魔劫,晚辈义不容辞。”
常天龙伤势未愈,但龙族血脉让他对海外有着天然的熟悉感,他挣扎着站起,声音虽虚弱却坚定:“王某一人前往,风险太大。我龙族本就生于江海,对水文气象、海外路径略有感知,愿陪同前往,可助他辨识方向,规避部分风险。” 他深知此行艰险,但救命之恩、共战之谊,以及龙族对守护此方天地的责任,让他无法坐视。
云渺仙子的云气虚影微微颔首:“常道友同去,确是佳选。你之龙气,于茫茫大海上,既是导航明灯,亦可能引来觊觎,需万分小心。” 她又看向王青城,“青城小友,万仙册玄妙无穷,你需在路上勤加感悟,尤其注意其与海外灵机、乃至上古遗留气息的呼应。或许,它能助你锁定玉矶子道友的确切位置。”
灰九冥贡献出了一艘精心炼制的“渡厄灵舟”,此舟不大,但结构坚固,刻有隐匿、避水、防御等多种阵纹,尤其擅长应对风浪与紊乱灵机,是远渡重洋的利器。云渺仙子则将那份关于玉矶子可能藏身海域的玄奥感应,以神念烙印的方式,拓印了一份交给王青城。
准备妥当,告别众人,王青城与常天龙悄然离开了尚在修复中的救苦堂,向着东方浩瀚无垠的大海进发。
一、 扬帆入瀚海
初离海岸,天高海阔,碧波万顷。渡厄灵舟化作一道流光,低空掠海飞行,速度极快。海风带着咸湿的气息扑面而来,令人精神一振。
常天龙盘坐舟尾,运功疗伤的同时,以其龙族天赋感知着周围海域的水文变化与灵机流向。他指着前方一片看似平静的海域道:“前方百里,水下有暗流交汇,灵机略显紊乱,需提升飞行高度,绕行而过。这类区域往往潜伏着危险。”
王青城点头,操控灵舟依言而行。他立于舟头,眺望无垠海面,心胸为之开阔,但同时也感到自身的渺小。他唤出识海中的万仙册虚影,默默感应。册页无风自动,散发出朦胧清辉,与这浩瀚天地间的某种冥冥道韵隐隐相合。云渺仙子传授的感应法诀在心头流转,他能模糊地察觉到,在极遥远的东方,似乎有一缕极其微弱,但本质极为古老、沉凝的气息,如同沉睡的磐石,静默地存在于时空的彼端。
“仙子所感无误,方向大致在东。”王青城对常天龙道,“只是距离难以估量,且那气息被层层迷雾与混乱的时空之力包裹,时隐时现。”
常天龙凝重道:“这说明我们找对了方向,也说明前路确实凶险。能天然形成时空迷雾的区域,非比寻常。”
航行数日,他们遭遇了几次小型的海中精怪袭击,但都被二人轻松化解。王青城借此机会,不断熟悉着在颠簸的海上环境中运用浩然正气与万仙册之力,他发现浩然正气对于驱逐一些受魔气轻微侵蚀的海兽有奇效。常天龙的伤势也在稳步恢复,其龙族气息逐渐强盛,对航行的助益愈发明显。
这一日,天色骤变。原本晴朗的天空,仿佛被一只无形巨手瞬间拉上了墨色的帷幕。浓厚的乌云自天际线滚滚而来,压得极低,云中电蛇乱窜,雷声沉闷如巨鼓擂动。海面不再平静,开始掀起数丈高的浪头,狂风呼啸,卷起咸湿的水沫,拍打在渡厄灵舟的护罩上,发出噼啪声响。
“是深海风暴!”常天龙脸色一变,霍然起身,龙目中金光闪烁,紧紧盯着远方那接天连地的巨大风暴团,“看其规模与灵机扰动,绝非寻常风暴,恐怕已接近‘风暴海眼’的边缘地带!灵舟的隐匿和避水阵法怕是难以完全抵消其威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