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袅袅,未尽其意。
王举怔怔地站在原地,良久才消化完那海量的信息,心中震撼无以复加。
这位老僧,竟将《梵罗变转经》修到了超越创经者的地步,并已在开创第五境的路上!
而他留下的感悟,隐约间为王举指明了前路,价值无可估量!
那是一条佛魔九转之路,一转便是一重天,极为宏大精妙,似是通往无上大道之途。
“难怪他不在意我的魔丹,他本身便在这条路上,说不得随时就会转为大魔。”
“虽不知其姓名,但此乃真正同道之人,便如我那七弟王谷一般。”
“数年未见,也不知他如何了?”
“是否已经走出大淳?”
念转间,王举不由的想起了七弟王谷。
……
随后,他走出老僧禅房。
看了看天色,王举掐指一算,这才明白,不知不觉,竟已经过了九日。
谈论法理,感悟修行,当真是不觉时间流逝。
“过了九日,那度碟司的执事,怕又休沐了?”
王举心中闪过此念。
不过他也不执着,大不了,就再等等。
重回寺院之中,感受着那源远流长的佛法气韵,王举的心境却与来时已然不同。少了几分探寻的急切,多了几分沉淀后的安然。
他信步来到寺中香火最为鼎盛的大雄宝殿之前。殿内佛像金身庄严,目光慈悲,垂视众生。
殿外香炉中香烟袅袅,无数善男信女虔诚叩拜。
王举并未随众入殿跪拜,而是于殿外那巨大的青铜香炉前驻足。
他自怀中取出三支线香。
这香并非什么灵材宝香,只是寺外随处可买的普通净香。
随后指尖一搓,一缕薪火溢出,将三支香头点燃,青烟缓缓升起,带着淡淡的檀香气味。
他双手持香,举至眉心,目光澄澈,虚望前方,王举心中默念:
“一敬佛法源流,白马驮经,开启智慧,普度众生。”
“二敬老僧传道之恩,授我九转之法,指明前路。”
“三敬自身道途,愿持本心,勇猛精进,不负机缘。”
念罢,他上前三步,将三炷清香稳稳地插入那满是香灰的炉中,与其他无数信众的香火并列,并无任何特异之处。
青烟笔直上升,融入那漫天烟气之中,仿佛他与此地、与此佛门的缘法,也于此一刻,有了一个庄重的印记。
上香既毕,王举心中一片宁静。
他不再停留,转身向寺外行去。
是时候返回伽蓝城,等待度牒司开门,办理文牒,继续自己的返程了。
……
王举离了白马净土,心境澄明,一路向伽蓝城遁去。
然而,飞行不过百里,他敏锐的神识便察觉到一丝若有若无的气息,始终远远缀在身后。
对方隐匿手段颇为高明,气息与周遭佛土环境几乎融为一体,若非王举炼就“不二真性”,又修行魂道,灵觉远超同阶,几乎难以发觉。
“哦?竟有尾巴?”
王举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佯装未曾察觉,甚至稍稍放缓了速度,仿佛在欣赏沿途风景。
他故意偏离了主道,朝着下方一处荒芜人烟、只有嶙峋怪石的山谷落去。
果然,那道气息也随之而来,但依旧保持着距离。
直至落入谷中,四周寂静,唯有风声呜咽。
王举骤然转身,目光如冷电般射向一块巨岩之后,冷喝道:“跟了这般久,还不现身?”
岩石后沉默片刻,随即一声佛号响起,一名身着黄色僧衣、面容看似敦厚、眼神却闪烁着一丝贪婪与炽热的中年僧人转了出来。
“阿弥陀佛,贫僧净心,道友请了。”
“呵呵,净心,你这心,可一点也不清净。”
“和尚,你一路尾随我,有何事?”
王举眸光冷冽,他一眼便看出,这僧人,贪念深重。
想来是白马寺里面的修行,觉的他从老僧那里得了机缘,被欲念挟裹,想来抢夺。
中年僧人单手竖掌,语气却并无多少善意,“道友方才自白马净土深处而来,贫僧瞧道友步履间似有禅意流转,想来是得了哪位大德的点拨?”
王举指尖微顿,面上依旧平静:“净土之内,偶遇高僧论道罢了,算不得什么点拨。”
“哦?”
净心和尚往前半步,语气里添了几分探究,“道友有所不知,那深处禅院的前辈,已闭居百年不曾见人。”
“贫僧在此修行几十载,也只远远见过一次。道友能得前辈青眼,想必是在禅理上有过人之处?不若与贫僧细说一二,也让贫僧沾沾道友的禅缘?”
这话听着是讨教,话里的试探却藏不住。
王举眸色微沉:“禅理自在心中,哪有随意与人细说的道理?大师这般追问,不像是讨教,倒更像是查探。”
净心和尚脸上的敦厚淡了些,语气却依旧带着伪善:
“道友言重了。贫僧只是见道友身负慧根,想多结个善缘。毕竟这佛土之中,能得大德高僧垂青者寥寥,道友若肯分享一二,日后在这净土内外,贫僧也能照拂道友几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