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说楚秀免费给村民看病这事他信,毕竟全院子都知道楚医生医术高明,连垂死的小姑娘都能救活。
去乡下义诊也正常,毕竟是他看中的养老人选,帮村民看看病合情合理。
可后面这段就太离谱了!
报纸居然说楚秀为保护村民,赤手空拳* 四百斤的野猪?
开什么玩笑!
他活了大半辈子什么没见过?野猪那家伙,四百斤的块头撞上来能把人撞散架!普通人见着腿都软。
就算楚秀胆子大,单枪匹马杀野猪也太夸张了,更别说还是用拳头* 的......
“现在连报纸都能造假了?”
易中海看完只觉得脑瓜子嗡嗡的。
这可是京报啊!最权威的报纸!
既然连京报都登了,难道是真的?
“难怪上次楚秀说野猪肉是他运气好打的。”
大爷一拍大腿。
当初还以为这小子吹牛,搞不好是合伙打的野猪,楚秀花钱买的肉——毕竟他不差钱。
现在* 大白了,野猪真是他徒手打的!
报道最后还特别注明:
【京报记者 郝爱国 报道】
近日,秦家村及周边村民集体向报社寄来感谢信。
记者多方核实,确认受表彰者正是红星轧钢厂车间主任楚秀!
经实地走访调查,报道内容完全属实。
优秀人才往往具备常人难以企及的能力,虽无法完全理解,但其高尚品格值得全民学习。
这位杰出青年无愧于国家级人才的荣誉称号,堪称干部楷模。
易中海放下报纸,目光涣散,悔意涌上心头。
当初为了何雨柱与楚秀交恶,现在想来真是愚蠢至极。
尽管他现在竭力修补关系,但地位悬殊的楚秀早已不把他放在眼里。
想到这里,易中海长叹一声,皱纹间又添几分沧桑。
不过他仍抱有一线希望——从新闻报道来看,楚秀品行毋庸置疑。
只要持之以恒地示好,或许还有改善关系的可能。师傅,您怎么了?
徒弟见他盯着报纸神色异常,忍不住凑近查看。
当看清内容时,顿时惊呼:楚主任又登报了!
工人们闻声围拢:快给大家念念!
随着朗读声,众人表情从疑惑渐变为震惊。楚主任竟是神医?
救治数百人?太不可思议了!
没想到楚主任还懂医术!
这可是京报报道,绝对真实!
难怪厂医院的丁医生会嫁给他!
热烈的议论声中,大家对这位深藏不露的车间主任充满敬佩。
然而接下来的内容更令人瞠目:
徒手击毙野猪?
将近四百斤?
这...这也太夸张了!
普通人怎么可能做到?
工人们面面相觑,难以置信地反复确认着报纸上的白纸黑字。
“这京报向来严谨,绝不会乱写!”
“楚主任平时那么随和,原来身手这么厉害!”
有人回想起之前与楚秀谈笑风生的场景,不禁脊背发凉——竟能和野猪正面较量的狠角色!平日待人亲切,可绝不能因此轻视他。
这位低调的强者从未炫耀过自己的本事,众人心中的敬佩更深了。
下乡义诊这么大的事,他竟只字不提,照常工作,这份沉稳实属罕见。
或许还有许多未被曝光的善举?想到这里,众人肃然起敬。
这才叫真正的领导风范!
一大爷猛地醒悟,楚秀身怀绝技又德才兼备,健壮得连野猪都能制服,定是长寿之相。
眼见他仕途光明,必须抓紧时机拉拢。
贾家那帮祸害把傻柱折腾成了废人,断了自己的养老计划,正好借整治贾家讨好楚秀,顺带泄愤。
与此同时,厂长办公室内。
“楚秀这小子……”
杨厂长盯着报纸喃喃道。
原以为他回乡只为光宗耀祖,毕竟荣归故里人之常情——当年自己升职时也曾大宴乡亲。
谁知他竟是默默义诊,报道更将其医术誉为“妙手回春”
。
京报的权威毋庸置疑,长篇报道更暗示着高层态度。
当读到徒手制伏野猪时,杨厂长瞳孔一缩,立即召来秘书:“厂里有没有楚主任的感谢信?”
“确实收到不少,全是给楚主任的。”
杨厂长微微一笑:“请他过来一趟。”
秘书恭敬地去请楚秀。
作为杨厂长的贴身助手,他清楚许多内情——表面上是三足鼎立的轧钢厂,实则楚秀才是真正的核心人物。
连李副厂长都盼着他能研发出新成果。
两位厂长对楚秀都格外器重。
楚秀走进办公室时,杨厂长扬了扬手中的报纸笑道:你这趟回乡可闹出不小动静,做了好事也不上报?
读完报道的楚秀略显惊讶:顺手帮了点小忙,没放在心上。虽听村民提过感谢信的事,他以为是客套话,没想到不仅登了报,还引起了上级关注。
好在行事光明磊落,经得起查验。
他本只求问心无愧,却不料善举结出硕果——当真是天道酬勤。说得好!杨厂长愈发欣赏这个年轻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