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竹轩厢房里的喧嚣欢笑声渐渐平息,酒足饭饱的护卫和仆役们心满意足地散去,各自回房歇息。小桃和夏荷带着几个小丫鬟手脚麻利地将杯盘狼藉收拾干净,厨房也恢复了往日的整洁,只余空气中尚未完全散去的食物香气,默默诉说着方才的热闹与温馨。
林晚昭送走最后一位道谢的护卫,站在小厨房门口,舒心地长出了一口气。虽然忙活了一下午加一晚上,身体有些疲惫,但心里却充满了巨大的满足感和归属感。回家了,真好。
夜已深,北方冬日的夜空格外高远,几颗寒星稀疏地缀在天幕上,闪烁着清冷的光。院子里安静下来,只有呼啸而过的北风,刮得窗棂微微作响。
她正准备回屋歇息,目光不经意间瞥向主屋书房的方向。只见那扇窗户依旧透出明亮的烛光,将顾昭之清瘦挺拔的身影投在窗纸上,他正伏案疾书,姿态专注而沉稳。
对了,侯爷明日还要入宫面圣,今夜必定要撰写详细的述职奏折。这一路查获的漕运弊端、涉案人员、证据链梳理,还有后续的处理建议……林晚昭虽然不懂朝政,但也知道这绝非易事,耗费心神至极。方才宴席上,他虽神色如常,但眉宇间那抹不易察觉的倦色,还是被她捕捉到了。
这么晚了,饿着肚子可不行,伤胃。林晚昭心里嘀咕着。吃宴席时,他虽用了些,但那种场合,心思多半不在吃食上,估计也没吃踏实。而且那些菜式为了照顾大家口味,相对丰盛,深夜处理公务,其实更需要一些清淡暖胃、容易消化的食物。
心思一动,她便有了主意。转身又钻回了尚有余温的小厨房。
熬个鸡丝小馄饨吧!快手又暖胃。
她动作麻利地取出晚上剩的、已经放凉的鸡汤——幸好晚上炖得多。撇去表面的浮油,将清亮的汤底倒入小砂锅中,放在灶上小火慢慢加热。
接着,找出下午擀面条剩下的一小块面团,迅速重新揉光滑,擀成薄如蝉翼的面皮,再用刀切成大小均匀的梯形小片。馅料也好办,取一块鸡胸肉细细剁成茸,加入一点点姜末、盐、少许料酒和胡椒粉调味,再磕入半个鸡蛋清增加嫩滑,顺着一个方向搅打上劲。
然后,她坐在灶膛前的小凳子上,就着温暖的灶火和锅里咕嘟冒泡的鸡汤香气,手指翻飞,很快便包出了一排排皮薄馅足、形似小元宝的馄饨。
看着砂锅里的鸡汤渐渐滚开,香气四溢,她将包好的小馄饨轻轻滑入锅中。待馄饨全部浮起,皮子变得透明,能看到里面粉嫩的馅料时,便立刻撒入一小把切得极细的紫菜碎和葱花,熄火。
最后,又快手快脚地从腌菜坛子里捞出一小根嫩黄瓜,切成薄如纸的片,用少许糖、醋和一滴香油简单一拌,做成一道爽口解腻的腌渍小菜。
将馄饨连汤盛入一个白瓷大碗中,撒上些许金黄色的蛋皮丝,旁边配上一小碟翠绿的腌黄瓜,放在托盘里。热乎乎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在这寒冷的深夜里,显得格外诱人。
她端着托盘,深吸一口气,朝着书房走去。
书房外,墨砚依旧如同沉默的松柏般守在那里,见到她过来,目光在她手中的托盘上停留了一瞬。
“墨砚大哥,”林晚昭压低声音,“侯爷还在忙?我做了点宵夜,清淡的,给侯爷垫垫肚子。”
墨砚点了点头,脸上似乎有一丝极淡的、类似“欣慰”的表情闪过,他低声道:“爷刚处理完一批公文,正在歇息片刻。你进去吧。”说着,主动为她推开了房门。
林晚昭道了声谢,端着托盘走了进去。
书房内烧着地龙,暖意融融,与外间的寒冷截然不同。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和书卷特有的气息。顾昭之并未坐在书案后,而是负手站在窗边,微微蹙着眉,望着窗外漆黑的夜色,似乎在沉思着什么,连她进来都未曾立刻察觉。
烛光柔和地勾勒出他侧脸的轮廓,褪去了白日的威仪,更显清俊,但也透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孤寂与疲惫。
林晚昭轻轻将托盘放在临窗的小几上,碗碟相碰发出轻微的脆响。
顾昭之这才回过神,转过身来。看到是她,以及小几上那碗冒着腾腾热气的馄饨,他微微一怔,眸中闪过一丝意外。
“侯爷,”林晚昭福了一礼,轻声道,“夜深了,您忙了这么久,吃点东西暖暖胃吧。是鸡丝小馄饨,汤是晚上剩下的老鸭汤底,我撇了油,很清淡的,还配了点小菜。”
顾昭之的目光从她的脸上移到那碗馄饨上。清澈的汤底,漂浮着一个个小巧玲珑、皮薄馅嫩的馄饨,点缀着翠绿的葱花、深紫的菜碎和金黄的蛋丝,旁边一碟碧玉般的腌黄瓜,看着就让人食指大动。那温暖的食物香气驱散了书房里略显清冷的气氛。
他沉默了片刻,才开口道:“……有心了。”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他走到小几旁坐下。林晚昭连忙将筷子和汤匙递给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