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菜品的问题解决了,更大的问题出现了!
人才!
菜单是蓝图,人才是关键。
这些菜虽说做法大同小异,孙雪娥都学会了,但是总不能都让孙雪娥下厨吧?
人家跟了自己晚上就被压榨了,总不能白天还当成牛马压榨吧?
挖人!
必须挖人!
吕茅避开狮子楼等巨头的锋芒,命郓哥儿暗中寻访那些身怀绝技却郁郁不得志的厨行高手。
目标很快锁定“百味斋”的二灶师傅——赵一勺。
此君厨艺精湛,却因不善逢迎,一直被头灶压制。
但是身怀绝技的人脾气都不好,吕茅数次上门拜访均吃了闭门羹。
最后吕茅剑走偏锋,暗指他技艺不精,又抛出几道系统菜谱的实作让他品尝,最终彻底折服了赵一勺。
赵师傅当即跳槽,被吕茅委以“厨师长”重任,全权掌勺。
有了厨师长,接下来就是招兵买马了,武家菜的后院已经搭起成排的灶台,只要人员就位,立刻开始新东方烹饪大培训!
一则巨幅招聘启事堂而皇之地立在了清河县南门口。
这招聘启事,瞬间在清河县,尤其是南门一带,掀起了轩然大波。
启事上写明:
招工对象: 不限男女,手脚勤快即可。
待遇: 月钱比市面同等工高两成,包两餐,做五休一。
特色: 免费培训厨艺或侍应技巧,优秀者有机会成为“武家菜”未来的分店骨干!
地点: 南门附近,上下工方便!
这条件,对于普通百姓尤其是南门一带的工匠、力夫家眷来说,简直是天上掉馅饼!
高工资、包饭、还有休息日,更重要的是——离家近!
比起需要穿过大半个县城去狮子楼上工,武家菜馆就在家门口!
更重要的是——武大郎的口碑在这一带极好。
许多工匠力夫的女眷都在南门外的武记糕饼行上工,自然知道武大郎的为人。
一时间,武家菜馆尚未开业,门口报名应聘的人就排起了长队。
许多在其他酒楼当免费学徒的年轻人纷纷转投武家菜而来。
而受影响最直接的,就是清河县目前最大的酒楼——狮子楼。
狮子楼的东家,姓钱,名守财。
人如其名,是个将铜板看得比磨盘还大的主儿。
他仗着狮子楼多年积累的声望和地段优势,向来对伙计们颇为苛刻,工钱给得低,工时又长,全仗着“狮子楼”这块金字招牌和找不到更好去处的人勉强维持着人手。
可现在,
情况不同了!
“东家!不好了!灶上的张婶、李嫂,还有前堂跑堂的王小二、赵小四……他们……他们都要辞工!”
掌柜的哭丧着脸,急匆匆跑进钱守财的账房禀报。
“什么?”
钱守财正拨弄着算盘,闻言猛地抬起头,三角眼里满是惊怒。
“怎么回事?谁挖的墙角?是状元楼还是百味斋?”
“都……都不是……”
掌柜的咽了口唾沫,“是……是南门那边,那个还没开业的武家菜馆!”
“武大郎?那个卖炊饼的?”
钱守财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股荒谬感油然而生。
“他一个卖糕饼的,开什么酒楼?还敢挖我狮子楼的人?”
“东家,他给的工钱高,还包吃住……不对,包两餐,还做五休一!”
“而且,就在南门,那些伙计的家都在那边,走几步路就到了……”
掌柜的越说声音越小。
钱守财气得浑身肥肉乱颤,猛地一拍桌子:
“反了!反了!一个卖糕饼的矬子,也敢在太岁头上动土!他懂怎么经营酒楼吗?招一帮娘们和泥腿子,能做出什么好菜?简直是笑话!”
他喘着粗气,在房间里来回踱步。
武家菜馆还没开业,就让他狮子楼人心浮动,甚至出现了人手短缺的苗头,这要是等它开业了还得了?
必须给他点颜色看看!
“去!”
钱守财眼中闪过一丝阴狠。
“去找几个面生的,等他那什么狗屁‘武家菜’开业那天,去给他‘捧捧场’!尝尝他的菜,然后……哼,该怎么说,不用我教你吧?”
掌柜的心领神会,这是要派人去捣乱,砸场子。
“是,东家,小的明白!”
钱守财又补充道:
“再派人去仔细打听,他那什么‘单山蘸水’,还有那些所谓的‘秘方’,到底是什么来路!我就不信,他一个武大郎,能翻出什么浪花来!”
招工出奇的顺利。
此时的武家菜馆的后院,此刻俨然成了一座气氛热烈的学堂。
临时搭建的灶台一字排开,火光熊熊,锅气蒸腾。
新招募的数十名员工,无论男女,皆穿着统一的干净布围裙,分成两拨,一拨围着灶台,一拨在空地上练习礼仪流程。
厨师长赵一勺站在最中央的灶台前,面色严肃,目光如炬。
他身边站着几位有点基础的帮厨,更多的则是毫无经验的生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