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日,九支小队开拔。
周易一行并没能在第一时间见到其他小队武道生的英姿。
他们只是跟着分配给他们小队的导师进行一场跋涉。
考评已经开始。
不仅考量武道生们的越野能力,还考量他们的头脑。
已然有小队被打了差评。
他们低估了原始林越野的难度,负重太高,开始时强撑,很快就无法跟上导师的行进速率。
导师免费送一条消息给他们:“在异界,1.5倍的重力,会让负担进一步加大。
我现在的速度,不是刻意为难你们,而是血泪换来的教训。
在荒野中如果不能保持这样的速度,遭遇异怪的概率,会提升一倍。”
既然道理告知了,就允许武道生们进行一次调整。
武道生们选择减负,然而事出仓促,究竟是对甲胄下手,还是荒野生存工具下刀,是个难以抉择的问题。
周易的小队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在周易的建议下,小队所有成员都放弃了精良的常规甲胄。
但在某些人的眼里,新选的甲胄,反而更加华而不实。
起外观看上去,就像在胶皮上进行了掐丝工艺处理。
众所周知,掐丝工艺是景泰蓝的重要步骤,金银丝按照墨样花纹的弯曲转折,掐成图案,粘焊在器物上。
它跟镂空工艺有些象,但往往图案更精美,也显得易碎。
石竹一度表示,这样的甲具怎么穿的出去?
两个妹子则表示,可以当个性华服,在某些场合穿,比如化妆舞会啥的。
然而等到成品上身验证,所有人都开始说真香。
就连孟来财都表示,这甲胄一穿,瞬间俊朗了数分,身材竟然显健壮了而不是一堆赘肉。
“那是,本来就有塑形功能,肥腻的人显丰满,皮肉松弛的人显紧致,平时就锻炼的人,那就能上健康达人秀了。”
当然,周易还有一半话没说:“如果有地球的胶老爱好者在此,会说,卧槽!你将冰河的师傅,水晶圣斗士的圣衣剽窃至此。”
整体就是那种感觉,但实际上没有那么华丽。
而且周易也没有沦为外貌党成员,这种甲胄还是一定程度的注重了实用性的。
比如说心脏部位,就凝聚成一个护心镜的模样,具体风格,可以是太阳,也可以朵花,这种发挥创意的部分,由个人喜好决定。
另外这些掐丝的位置和式样,同样有讲究,疏而不漏,尽量在重点防护上,给予足够的加持。
比如若人的小腿胫骨很脆弱,防护做的就比较周到。
且弹性的内衬,还具备绑腿的功效。
红军当年以铁脚板着称,离不开绑腿的辅助。
当然,减负终究是有代价的。象这样的甲胄,防劈砍,不逊色常规甲具,但防突刺,就差了不少,容易被‘见缝插针’。
这就又要说一项周易的发明了,多功能斗篷。
实际上类似的装备也有,但就像狙击手的伪装网般,往往都是私人特征十分鲜明的用具,象周易他们这般搞成制式的,很少。
这个斗篷采用的是高分子材料,防划防刺、还能当雨布用,就是布料本身的透气性不行。
而周易则受二战老版苏军斗篷的启发,通过扣子和拉锁,使之具备多种形态。
包括袍子,大衣,苫布、斗篷等等。
可以说,这玩意就是营帐。
只此一个设计,就比别的小组减负许多。
来自军方的观察员,在试过之后,都说这设计有点意思,如果实践检验过关,他会建议军方推广。
周易他们一行,是所有小队中,装具最轻的一队。
包括武器、装具、生存用具等等,总重量控制在15KG以内。
就连汪鸿鸣知道后,都忍不住亲自检验,并询问一些要领。
熟悉汪鸿鸣的人知道,这是打算当青训营的一个噱头来做文章了。又想到人家是伯侄关系,顿时就有人往作秀的思路上拐了。
“一早就研究出来,故意让侄子拿出来展示,少年天才,大鸣大放,镀金……”
当然可以看不惯,然而,却无法否定这么搞总是能收到不错的成效。
正所谓,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
人就是视觉动物,人就是爱听奉承话,那些一往情深,锦绣内蕴,却不屑于展露自己的,往往只能当个备胎,发表一下负犬的酸言和不甘哀嚎。
不管怎么说吧,周易小组的工程能力惊艳到了导师们,青训营开办了十来年了,就没见过这么牛哔的。
当然,这也跟孟来财钱能通神有关,请一般的工匠,还真就搞不定周易提出的这些设计方案。
现如今,斗篷化作了连体衣,下身扣锁之后,有些像是西部牛仔的野骑大恰,也就是翻毛皮的西式马裤。
只不过这个没有流苏,而是象灯笼裤般,用皮带扎紧裤口和袖口。
热也没办法,天元山深处常年受灵气侵染,说异化可能还有点夸张,但很多的昆虫,确实发生了变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