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人有大量轻炮兵火力,而那种优秀的120迫击炮也算重炮,虽然精度比不上身管炮。但是数量能弥补一切,好在帝国还有150重炮,还有240重炮。
只要数量足够,就能够完美的压制这种射程较短的炮,而且帝国还有空军,虽然一千米一下很危险,但是只要将投弹高度控制在一千米之上,就很安全。
大将眯着眼睛,准备着作战计划。
在等三个月吧···大将想着,三个月之后华北方面军就能累积到五百门150大炮了。以及数万吨炮弹,足够压制敌人的迫击炮群了,还有飞机和航空炸弹,也是需要一段时间的积累。
······
119师第七工厂的后方,这里是一处人口开阔出来的平地,远处则是密集的山林。
靠着望远镜眺望远处,能发现远处勉强扩展出来了一条笔直的空旷地带,一面面棋子呈直线插在这片空旷地带上,旗子上,写着从一到十五的数字。
在距离平地左侧一公里左右的地方是一座山,这里是附近最高的山峰,峰顶立着一座临时搭建的房屋,平地上的众人可以清晰的看到,房屋前的台面上,摆放着一座体型庞大的炮击观瞄器。
一段时间之后,几辆大轮胎拖拉机牵引着十门第七工厂自产的105口径大炮走了过来。
“开稳一点,开稳一点”
队伍的最前方,负责此次最终测试的军官很激动,因为这是105口径榴弹炮入伍前最后一次测试,今天之后,这门国产的身管重炮将部署在部队中去。
而且,如今生产线已经建立,尤其是在新抵达的机械设备调试完备之后,第七工厂已经能达到每月一百门的产能,一个月就能装备一个满装的团还多。
三营九连标准配置下的一千八百余人的炮兵团,每个团大约54门105口径榴弹炮炮,再加上备用火炮等,每个团也就六十门大炮。
至于炮弹生产线,更是趋近设计极限,每日八千发炮弹的产能,足以供应十个团的消耗,而且,第二个炮弹工厂正在建设中。
“这个105火炮技术水准是真的高”
负责接收的119师最新组建的重炮炮兵团团长看着手里的资料,语气惊叹。
105口径的大炮是如今世界上最佳口径的支援火炮,在各国中都有大量装备,鬼子这种口径的火炮也是装备的最多的,只不过嘛,这种火炮无法压制大量装备的120迫击炮,所以最近该大量装备150大炮了。
“嗯,技术水准很高”
他身旁的技术专家也是点了点头,一脸赞同。
标准榴弹射程12.5公里,射速六枚每分钟,重量2吨,炮管寿命5000枚,这个数据已经超越国外的现役火炮了,而且还有一种最新的底凹弹,射程能够达到十五公里,至于精度,十公里左右精度极高。
是一个完美的火炮,无论是精度还是射程,抑或者反应部署速度。
很快,来自各个部队组建的精锐部队就完成了跑位的构筑和大炮的假设,因为有着预先构筑的掩体,所以整体耗时五分钟不到。
这也就表明,在战争中,跑位可以在五分钟之内完成转移,以105口径大炮的射程,十公里远距离炮击,五分钟的紧急转移时间,和鬼子炮击战的时候,完全不用怂。
轰轰轰·····
炮击试射开始了,一阵阵炮口焰火爆发,一枚枚炮弹以数倍音速的速度向远处十公里地域飞去,在划过一道弧线之后,最终准确的落在了十公里之外的靶点。
“距离偏差七百米”
远处的炮兵观察站发来了观测信息,通过电话线连接的讯息传递及时准确。
后方的精锐炮兵则开始依据大炮诸元和观瞄讯息调整跑位。然后再次发射,六分钟之后,炮弹终于准确的命中了十公里之外的五十米靶点。
在有着良好精准的地图,大晴天,直线靶点,以及多处观察哨的情况下,这个时间并不算优秀,但是考虑到这些炮兵才接触这门炮几天,这个成绩已经很不错了。
“身管炮就是不一样”
听着完全不同于迫击炮的声音,一个军官感叹道。
“淡然,身管炮射程远,初速高,精准性高,对掩体的破坏能力比迫击炮强,就是数量和机动性比不上迫击炮”炮兵团团长说道。
“下次就能和鬼子的重炮旅团打一打对攻了”
团长很满意。
在计划中,119师会率先组建一个炮兵旅,合计一万人,其中有三个独立炮兵团,总计装备165门105口径炮,旅部队中包括了四千人的炮弹运输部队,而他将成为这个炮兵旅的旅长,负责熟悉和改善身管炮集群战术。
他有些期待了。
远处,来自克虏伯的双面二五仔间谍看着这门105炮心中惊叹。
这门炮的技术水准其实完全超越了国内现役的火炮,哪怕是实验室内的大炮,也距离这门炮有着一定的差距,射程虽然差不多,但是精度和寿命方面,这门炮远远超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