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行星系统,
而行星又拥有自己的卫星系统,
除了无法进行氢氦核聚变,主动向外散发能量外,
褐矮星系的资源完全充足,
有矿物物质,也有拥有聚变的材料,
只是考虑到这样的星系无法存在人类认知里的生命,
因此在先驱航天计划中,并未将这样的星系列入先驱航天员所要前往的目标中,
就算是之后人类已经可以在鲁坦星上建立前哨基地,
也未曾考虑过在褐矮星系建立基地,
作为生活在阳光下的有机生命体,要前往一个暗无天日,且极其黑暗星系中,
任何拥有正常思维的人类,都不会将这样的星系选择为移民的目的地,
可也就是人类忽略的褐矮星系,有一定几率成为灰色势力的选择目标。
“而且,不仅仅是这个星系,太阳系周围还有很多褐矮星系!”
自2014年人类发现距离地球如此近的地方存在这样的一个黑暗星系,
便一直有天文学家,关注着太阳系周围的褐矮星,
褐矮星在某种情况上与红矮星类似,
在人类发现红矮星这种暗澹的恒星时,
通过观测,发现红矮星的寿命极其悠长,而且形成条件也极为简单,
因此天文学家预测,
在已经拥有134亿年高龄的太阳系中,红矮星可能是整个银河系中数量最多的恒星,
但在1995年人类确定了第一颗褐矮星后,
考虑到这样的天体拥有更长的寿命,
而且形成的条件更为简单,因此有天文学家预测,这类天体是整个银河系中基础数量最多的大型天体,
可这样的预测还是遭到了一些专家的反对,
若是将褐矮星放在恒星的范围内,
它的确有可能是整个银河系中,数量最多的恒星,
可若是将其划分在行星行列中,
这样的推论便不成立,
但不论如何,
褐矮星在银河系中十分常见,且是数量庞大的天体,
在太阳系周围,便存在着大量的褐矮星,
但因为过去一段时间里,人类天文观测技术并不发达,
对于这种不主动发光发热的天体,很难直接观测到,
因此无法确定太阳系周围褐矮星的数量。
就算到了这个时代,
在确定了大量褐矮星的情况下,人类依旧会不断发现一些更冷更远的褐矮星:
“不管怎么说太阳系周围褐矮星星系的数量很多,
若是灰色势力逃往褐矮星星系,恐怕会给人类势力造成不小的麻烦!”
想到这里杨勐微微的皱了一下眉头,
太阳系周围的恒星系并不多,这种极为明亮的恒星系人类也能一个个的排查过去,
逃往恒星系,就像盗贼逃到路灯下一样明显,
人类势力寻找起来也十分的方便。
可若是灰色势力逃到褐矮星星系中,对于人类的掌权势力来说,排查褐矮星系,无疑是极为麻烦且困难的事情。
而且除了褐矮星系,
太阳系周围还存在着大量的流浪星球,
只不过可控核聚变技术需要大量的聚变材料,
流浪星球并不是什么好去处,就算流浪的星球上有着水冰物质可以提取氢元素,
可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杨勐认为灰色势力逃往流浪行星的几率并不大。
考虑到灰色势力,会长时间的逍遥下去,
杨勐继续为飞船加装防卫系统,
……
在与褐矮星擦肩而过后,
杨勐又忙碌了一个月的时间,
他原本还想等一份地球的周期信件到来,
但考虑到通信路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他也不在挥霍自己短暂的人类生命,
继续进入了冷冻休眠的过程中,
就这样时间慢慢流逝……
……
而这一次杨勐的休眠过程十分的顺利,
整整二十年的时间就此流逝,
整个休眠过程没有遭到任何打扰,
飞船也没有碰到任何意外情况。
而经历过二十年休眠的杨勐,岁月也未在他身上留下明显的痕迹,
只不过长时间休眠的后劲还是让他调整了很长的时间,
而此时望着前方那个暗红色的光点,
舷窗前的杨勐,看着这二十年的飞行日志,无奈的摇了摇头:
“距离罗斯128星系还有2.7光年的距离啊!”
“若是能进行更长的休眠周期便完美了,可以一觉睡到罗斯128星系!
杨勐心中这样想着,
可他十分清楚,以二十年为周期的冷冻休眠过程,
是他当前所使用的低温休眠技术中,最为稳妥的休眠周期。
而能保持如此长的休眠,也已经是低温休眠技术能做到的极限,
就像人类所使用的存储介质,
因为量子技术突破,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量子隧穿导致的电子元器件小型化的问题,
使得人类的存储介质可以造的更小,存储量更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