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武科举正式开始.
早上鸣鼓三声后,大街上人流汹涌,无数的考生涌入各个据点,开始报考登记,拉开了这场三年一度盛事的序幕.
和童生试不同,琅琊郡的报名点远不止一处.
杨纪站在人群中,看着大街上多如过江之卿的考生,心中感慨不已.三年一次,一次三年,这数年一度的武科举不知道决定了多少人的命运.
这汹涌的人群之中,不知道有多少的考生曾经一次次的落榜,失意,但最后还是满怀希望一次次的参加到了武科举中.
武科举之道只有一次次的往上爬,才能显示自己的价值.单单一个"武童生",对于普通人来说,或许是难仰项背的存在,但对于朝廷来说,只是最底层无关紧要的存在.
只有考上了"武秀才",才能入得了朝廷的法眼,仕途之门才算是开启了一扇大门.虽然还不足以将相王侯,但已经可以调动朝廷的兵马,并且在宗派之中受到重视.
"秀才,秀才……,我先考中武秀才,再拿到武举人,才可以和杨玄览平起平座,以后再不受他的约束."
杨纪微微闭上眼睛,暗暗盘算.
他心中早已计算好了,如果考中武秀才,再《《 "//"target="_blank">等三年,按部就班的参加武举人的级别的考试,那自己永远都别想赶上杨玄览.
但万事皆有一线生机,一线希望,朝廷为了选拔人才,给真正的天才一条脱颖而出,快速晋迁之路,特意将秀才试,举人试,以进士试错开来.
这样只要真正的有本事.就能快速的从同辈之中脱颖而出,进入朝廷的视野.对于这样人才,朝廷一向重视,出将入候也并不是什么问题.
这一次在武圣驿站的事情,让杨纪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如果不尽快的提升实力,达到和他平起平坐的地步.像这样的打压将永远都不会停止.
不知不觉,杨纪走到了报考点前.
"下一个!"
……
杨纪衣袍一撩,走了过去.桌几后负责登记的是两名朝廷的官员,一名披甲武吏,一名青袍文官.
"姓名?"
抓着朱笔的文官头也不抬道.
"杨纪."
杨纪轻声道.一句话顿时引得那两名官员抬起头来.
"杨纪,哪个杨纪?"
文官问道.
"木杨的杨,纪元的纪."
杨纪将自己的户藉,户引递了过去,淡淡道.
执笔的文官接过户藉看了一眼.立即微微一笑:"平川城,杨纪……,原来你真的是史师的弟子.想不到,你连武科举也参加了."
"学生有礼了."
杨纪揖手一礼.
史师告老还乡,不止是平川县,整个琅琊郡也有很大的影响.文官一脉相通,对于杨纪,文官一系天然就有很大的亲近感.
"呵呵.你能文武兼备,这也是好事.这次武科举竞争激烈.你要多多努力啊."
青袍文官抓起朱笔,蘸了蘸就准备在名薄上写上杨纪的名字.
"等一等!"
就在此时,斜刹里,一只手掌伸了过来,五根指头仿佛铁钳一般夹住了青袍文袍手里的朱笔.就在旁边,披着铠甲,全副武装的武官阴沉着脸.盯着杨纪:
"我接到通知,这个考生不能参加武科举!"
"什么!"
青袍文官双肩一震,脸上露出震惊的神色.
"来了."
杨纪也是心中一紧:"果然不会这么顺利."
在铁冠山接到长老们的通知,被刷下武科举的名单,杨纪就已经知道这件事情不会这么轻松.
杨纪虽然受到了宗门的帮助.迁了户藉,改以地方的名义参加武科举.但很显然,杨玄览早有准备,早早的布下了手段,阻止自己参加武科举.
"李大人,这是怎么回事?"
青袍文官的脸色很快沉了下来,一脸的不悦:
"武科举是朝廷的大事,什么叫做他不能参加武科举?朝廷的法例,难道你也违反?"
"且慢!"
披甲武官也是一脸严肃:"郑大人,这可不是我刻意为难他.大约半个月前,我收到通知,这次的武科举有一个考生品德有亏,已经被取消资格.这次的考试谁都可以参加,就是他不可能."
执甲武官说着伸出一根食指,指着眼前的杨纪道.
"李大人,你这是在开玩笑吗?史师的弟子怎么可能品德有亏?还是说,你对我们文道一脉的学生有意见吗?"
青袍文官脸上越发的不快了.
史师是"帝师",是整个琅琊郡地位最高的文道领袖.杨纪是他的弟子,若不是找其他的理由或许还可信一些,但居然说他品德有亏,史师会收一个败类做弟子吗?
这翻话简直是在打整个琅琊郡所有文道儒生的脸.
.[,!]"士可杀不可辱",文官或许没有武官那么强大的力量,但文士的气节却使得他们无惧任何的强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