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大猷脸色的兴奋之色也消失了,变得沉重。罗信却是笑道:
“不用那么紧张,他们既然不敢明面出现,只是偷偷地打劫王直他们的海船,这说明他们还不够强大。等到消灭了王直他们,让部堂大人的水师出动探查即可。我们目前重要的事情不是去探查那支神秘力量,而是要消灭眼下的倭寇,这可是天赐的良机,一旦错过,以后再想要有这样的机会,可不容易喽。”
戚继光和俞大猷精神一振,便将目光又望向了那个斥候。罗信凝声问道:
“王直他们去了哪里?”
“他们去了水师大营。”
“什么?”
罗信,俞大猷和戚继光三个人差一点儿从椅子上跳了起来,不过随后他们就想明白了。王直不是一个糊涂人,反而是一个十分精明的人。如今海船没有了,他们就是被困在了岸上,别说他们还没有渲染的那么勇猛,就算他们如同渲染的那么勇猛,回不了海上,那就是离水的鱼儿,最终会被大明百万大军慢慢地磨死。也就是说,他们如果不能尽快地找到船,返回海上,便只有死路一条,所差者,不过是时间早晚罢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最急迫的事情就是找船船,而且还是大船,还要许多船。那么,问题来了,哪里有大船?而且还有许多船?
水师!
答案只有一个。
如此还有什么要考虑的?
当然是直奔水师了,趁着胡宗宪还以为他们在围困杭州城,消息还没有送过去,这个时候直奔水师,便有着突袭的效果。只要他们抢到水师的大船,再将水师的物资一抢而空,虽然没有打下杭州城,却也不算是失败。
想明白了这一切,罗信三个人便都急了。罗信急声问道:
“倭寇得逞了吗?”
“还没有!”那个斥候道:“水师被突然袭击,完全没有准备。如果他们有准备,只要把船开到海上,倭寇便没有了机会,就算攻破水师大营也没有关系。但是,那些倭寇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们在突袭水师的时候,便先绕到了水师出海的大门处,水师想要从大门出来,但是那大门一次也就能够驶出两艘船,而那些倭寇是真拼命了,他们一直轮流派人潜在水中,水师的船刚出来,他们就爬上船,抢夺水师的海船,水师被他们抢走了两条船之后,就再也不敢出去了。而倭寇有了两条船之后,更是封住了水师的大门,让水师的海船出不来。然后这些倭寇便开始攻击水师大营。此时水师正在抵御水师的进攻。”
“胡宗宪呢?”罗信凝声问道:“他就没有反应?”
“属下急着回来汇报,第二波消息随后就会传过来。”那个斥候道。
“还有什么消息?”罗信问道。
“没有了!”斥候摇头。
“你下去令五十两银子休息吧。”
“谢大人!”
那个斥候行礼下去,俞大猷腾地站了起来道:“不行,我要带兵回去听部堂大人调遣。”
罗信沉吟了一下道:“还是等等消息再说吧。”
俞大猷神色犹豫了一下道:“不行,部堂大人手下的兵是很多,但是能打的人却没有,真正能战的就是我手下这五千人。我这就带兵去苏州。”
罗信也没有办法,唯有叮嘱他小心,然后和戚继光一起将他送到了城门处,俞大猷带着五千兵急匆匆向着苏州而去。
罗信望着急匆匆而去了俞大猷叹息了一声,戚继光望着罗信道:
“大人叹息什么?”
“但愿胡宗宪能够给俞将军这个机会。”
戚继光神色一愣:“大人,您的意思是……胡部堂依旧会把俞大猷抓起来?”
罗信又叹息了一声道:“把张道源丢了,而且还丢了淳安县,这个罪总得有人要背。胡宗宪不想背,俞大猷就必须背。而且张道源是俞大猷丢的,这个锅他被正合适。但是,一旦俞大猷最终在解救水师的时候立下了大功,这便让嘉靖帝很难处置俞大猷,但是心中的邪火又发不出去,那就只有发在胡宗宪的身上了。你说胡宗宪会给俞大猷立功的机会吗?”
戚继光此时也想明白了,脸上不由现出黯然之色。罗信的脸上也现出了黯然之色道:
“实际上,俞将军已经下了死志,他不想死在大牢中,宁愿死在战场上。可是,胡宗宪连这个机会都不给他。而且……”
罗信脸上的神色更为黯然道:“我想陛下派出抓俞将军的锦衣卫恐怕也快到苏州了。”
“抓俞将军?”戚继光脸上现出骇然之色道:“陛下他……已经要抓俞将军了?”
“唉……”罗信又叹息了一声,淡淡地说道:“我们在太湖没有抓到张道源的事情已经过去不短的时间了,你说陛下会不会派人来抓俞将军?”
“可是……时间并没有过去多久吧?”
“足够了,锦衣卫飞鸽传书,不到一天就会把消息送到京师。陛下受到消息之后,根本不会犹豫,立刻便会派锦衣卫下来。在陛下的暴怒之下,锦衣卫根本不敢耽搁,必定日夜兼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