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女子短跑。
女子短跑当然是由陈娟领衔。
在去年伦敦之后拿下了让人意想不到的铜牌,她也成为了本次世锦赛的女子短跑热门选手。
更不要说今年他的成绩也全部再创新高,不仅仅100米打开了10秒80,追平了当年由立雪梅创造的亚洲纪录,200米方面也创造了更好的个人纪录。
一步一步接近立雪梅。
她的比赛也是必看榜之一。
……
在这个必看榜里面并没有出现跳远这个项目。
毕竟从世锦赛和奥运会的历史上来看,咱们在这个项目上没有什么优势。
也从来没有拿过金牌。
自然和“传统的优势”搭不上关系。
这导致在预赛上看这场比赛的人并不多,收视率也在中国军团里面排名在中下段。
好在杨剑还是备课很充足。
和李韬两个人也算是配合默契。
只要有自己人的比赛,那必然会提前预热一番。
“而李金者在跳远项目的稳定性,也让人充满期待。他在今年5月连续跳出8米30以上个人历史最好成绩,如果用这个指标衡量,已具备夺取世锦赛前五名的能力。”
“没错,现在就看看他自己在大赛上怎么表现了。”
“让我们来看看他的资格赛成绩,看看他预赛会怎么比,能不能创造纪录杀入决赛。”
“咱们已经七八届世锦赛,没有看过黄种人的身份出现在跳远的舞台上,现在就看看我们的自己人能不能做到了。”
在历史上不仅仅是之前比赛就积累了生命,这一次的德意志集训也发生了问题。
所谓越是心存梦想,摆在李金者面前的阻力也愈加凸显。
离世锦赛开赛前三个月,他在德国训练时不慎被杠铃砸中右脚,这次受伤,可能将摘得一枚奖牌的希望砸飞了。
这就是当时他的处境,的确很惨。
不过这一次苏神当然会带着他一起规避。
根本就没让他去那边。
那很自然,就避免了这一次的伤上加伤。
“看到他的第一跳。”
“不错,第一跳就是8米10呀!”
就在杨剑被这个成绩感到兴奋的时候,和原本的时间线上一模一样,很快裁判员就站出来抢戏,宣布这一跳犯规。
不然以这个成绩足够轻松杀入决赛。
“没关系,不要被影响,这说明状态很不错,第2轮好好跳就行了。”
“没错,有点可惜,但是没有关系,实力在这里只要能过8名呢,就可以轻松进入决赛。”
是这样说,可是历史上他这里却出现了问题,因为伤病的原因他没有办法连续做出优秀的发挥,所以后面两跳他都没有超过8米。
尤其是第2跳。
更是只有7米77。
不过这一次。
情况完全不同,没有伤病的他。
该拿出自己的好状态了。
这也是他本该在这次世锦赛上拿出的状态。
随着现场播报员喊出“China,Li Jinzhe“。
他迈出第一步。
助跑启动采用独特的“三短一长“节奏:前三步步幅紧凑,频率快而轻盈,像猎豹匍匐接近猎物。
第四步突然拉开距离,左膝高抬带动身体重心前倾,双臂呈45度角大幅度摆动。
这种启动方式既能快速积攒速度,又能保证步点精准度。
进入助跑中段,李金者的步频与步幅开始稳定递增。
他每一步的落点几乎都在跑道中线,显示出强大的身体控制能力。
当跑到第12步时,他的速度已达到每秒8.5米,双臂摆动幅度加大到与肩同高,带动躯干形成轻微扭转。
这种“扭麻花“的动作能在不损失速度的前提下为起跳积蓄更大力量。
临近起跳板前8步,他开始进入加速冲刺阶段。观察慢镜头可以发现,他的脚掌着地方式发生明显变化。
前脚掌先触地,迅速过渡到全脚掌,借助跑道弹性完成“弹弓式“蹬地。
最后三步时,他的步幅达到1.85米,远超常人水平,这种超长步幅需要极强的下肢爆发力和协调性支撑。
好在他都做的不错。
在距离起跳板前沿20厘米处,李金者的起跳腿精准落地。
这一落点经过长期训练校准,既避免踩线犯规,又能最大化利用跳板反作用力。
触板瞬间,他的膝关节弯曲角度达到135度,形成完美的“蓄力弹簧“姿态,同时摆动腿迅速向前上方摆动,脚尖直指眉心。
起跳。
起跳过程中,他的双臂完成关键动作:左手向前上方挥出,掌心朝前,像推开无形屏障;右手向后下方猛甩,与左手形成强大的扭矩力。
这种不对称摆臂技术能有效提升身体腾空高度和远度,是许多顶尖跳远选手的标志性动作。
当起跳腿完全蹬直时,他的身体与地面夹角达到22度,这一角度经过科学计算,是兼顾远度与腾空时间的黄金比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