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而言,航母在以巡航速度航行的时候,发出的噪声,与排水量相当的大型货轮没有太明显的区别。
只有航母高速航行,或者离得足够近,才能够辨别出来。
因为白华伟还没有做出最终决定,所以第四十一特混舰队一直以巡航速度航行,而且采取的就是反潜编队。
为了避免多艘战舰遭到一艘潜艇攻击,战舰的相隔距离都比较远。
综合这些因素,完全能相信,那艘纽兰潜艇只是发现了第四十一特混舰队,并没确定第四十一特混舰队的身份。
关键就是,没有确定3艘航母的身份!
这个推断,反到让白华伟感到很为难。
如果确定已经暴露行踪,那么现在应该考虑的,既不是前往北东望洋,也不是去约顿岛那边,而是以最快速度离开危险海域,同时向上级汇报此事,然后花几天时间重新确定作战计划。
不是重新拟定一份作战计划,其实白华伟手里有现成的计划。
花上几天时间,最为主要的,是要让第四十一特混舰队恢复隐蔽状态,让敌人无法通过潜艇提供的报告推测第四十一特混舰队的行踪。只有在恢复隐蔽之后,才会考虑与纽兰舰队决战的事。
道理也很简单,帝国海军处于防御的一方,有时间优势。
换个角度,看得更清楚。
纽兰舰队指挥官在收到潜艇发出的电报后,首先想到的,肯定是第四十一特混舰队正在北上,将在2天之后通过霍瓦依群岛进入北东望洋,或者到达霍瓦依群岛附近海域。在第四十一特混舰队的威胁下,纽兰舰队指挥官必然会对作战行动做出调整,而最简单的,就是取消原订的作战计划。
这么一来,纽兰海军会放弃,至少推迟攻打阿留群岛的作战行动。
如果纽兰舰队在东东望洋上,而且在向约顿岛南部海域航行,在收到潜艇报告之后,也会对作战行动做出调整。往简单的说,要是在2天之后确定第四十一特混舰队已经到达北东望洋,或者是出现在霍瓦依群岛附近,纽兰海军肯定会放弃偷袭行动,甚至有可能就此结束第一阶段战略进攻。
不要忘了,纽兰舰队前往约顿岛南部海域,唯一的目的就是偷袭第四十一特混舰队。
现在的问题是,这几个假设都不成立。
在不清楚第四十一特混舰队行踪的情况下,纽兰海军没理由调整作战计划,也不会贸然做出改变。
既然如此,那艘潜艇为什么还要发出电报?
为什么不在确认了第四十一特混舰队之后,再发出电报?
关键还有,那或许是一艘专门执行侦察任务的潜艇。
显然,在没有确定第四十一特混舰队的情况下就发出电报,是一个合格的潜艇艇长不该犯的低级错误。
如果这不是低级错误呢?
想到这里,白华伟吓了一跳!
要是那艘潜艇是故意统治使用声纳浮标的方式暴露行踪,真是目的就不是汇报情况,肯定是别有所图!
图的什么!?
潜艇发报的海域在第四十一特混舰队的右后方,也就是东南方向,约顿岛也是在这个方向上。
难道,纽兰潜艇担心第四十一特混舰队会转向朝约顿岛航行!?
白华伟没多想,立即让参谋把航海日志翻出来。
跟他猜的一样,在转向北上之后,第四十一特混舰队每隔大约6个小时就会进行一次防潜的战术转向。
上一次转向大约在4个小时之前。
也许,就是在那个时候,纽兰潜艇发现了第四十一特混舰队。
通过发出电报,其实就是要逼迫第四十一特混舰队继续北上。
说得直接一点,在确认已经暴露行踪之后,白华伟首先想的就是继续北上,不过不是去北东望洋,而是去霍瓦依群岛的西部,获得部署在那边几座岛屿,比如中转岛上的岸基航空兵的掩护。
此举必然会让第四十一特混舰队变得更加容易遭到伏击。
首先就是,因为担心附近还有敌人的潜艇,所以第四十一特混舰队必然会减速,并加强反潜搜索力度,北上的速度就会减慢,更有可能被从东边杀来的纽兰舰队追上,最后还会因为忽视防空而遭到偷袭。
此外还有,回到霍瓦依群岛附近海域,白华伟肯定会更加关注北东望洋的战斗。
这个时候,纽兰海军很有可能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也就是按照白华伟之前推测的方式攻打阿留群岛中的某座岛屿,比如乌木岛,让帝国海军觉得能够趁此机会扳回一城,并且为此派第四十一特混舰队前去决战。
显然,纽兰舰队没有在北东望洋,至少现在没有在北东望洋。
到到时上演的,那就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好戏。
在做出这个推测的时候,白华伟还想到了一点。
不管那艘纽兰潜艇有没有确认第四十一特混舰队的身份,都没理由在这个时候,也就是等到第四十一特混舰队靠近之后,才发出电报。关键是,第四十一特混舰队最快也要2天之后才能够进入北东望洋,而那艘纽兰潜艇只需要再等上几个小时,就能以更加安全,而且更加隐蔽的方式发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