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炎见独孤慧芬打喷嚏,问她是否偶感风寒。
“辣椒水过敏。”独孤慧芬小声回答。
李泽炎揉揉鼻子,自己同样也闻到了这种味道。
太子坐下后,下人们开始上菜。
太后左边看看,见太子妃与太子靠得很近,彼此互望,眼神里洋溢着温馨,心想,这小口感觉很和谐啊。
传闻中他俩不和,故而导致太子妃至今未孕又是假的?
再往右边看看,只见李泽炎与独孤慧芬正襟危坐,都比较拘谨。
她叹了一口气,这小两口还得磨合。
此时汤端来了。
太子妃赶紧起身,亲自给太后盛了一碗。
一边解说:“皇奶奶,这次孙媳特意咨询了太医,做的是黄精参淮炖鸡,温肾补脾养气,不上火。”
太后尝了一口,满意地点点头:“味道不错。”
“奶奶喜欢,孙媳下次再给您煲。”
“好,奶奶有口福了。”
太子妃十分高兴,转身时,不知觉得意地看了独孤慧芬一眼。
独孤慧芬正低头垂目摁着太阳穴。
她撞见太子的眼神之后,头忽然很疼,脑子里一幕幕地闪现可怕的片段:
床头那黑影忽然捂住自己的嘴;
悬崖边面目狰狞的太子步步紧逼;
掉下山崖时那骨头散架了一般地失重;
躺在一张霉味十足的破木板凳上,全身伤痛难忍;
救自己的那家猎户转而逼着自己嫁给他们的儿子;
划着木筏在水上逃跑;
遇急流筏翻落水;
呛水昏迷......
“这糕点多有特色啊,是灵王妃做的吧?”太子妃矫揉造作的声音打断她的回忆。
她抬眼看,长几上多了一盘点心,本该发白的糕点呈米黄色,一看就是碱水放多了。
“是啊。”她回答。
太子妃窃笑,自己趁她不注意,把糖水换成了碱水,估计她的糕点肯定苦涩得不得了。
“那灵王可得多吃一点,否则怎么对得住灵王妃一整个下午的忙乎?”太子妃挑逗地对灵王说道,满心看他吞咽时那奇形怪状的表情。
灵王拿起一块,准备送进嘴里。
独孤慧芬拦住他的手,提前给他打预防针:“我能做成形就不错了,估计不会好吃。”
灵王却无所谓:“只要是你做的,怎么都好吃。”说着塞进嘴里。
太子妃兴致勃勃地盯着灵王,期待他精彩的表演。
然而,他的表情很平静,并没有什么难以下咽的怪模样露出来。
太后也拿起一块,尝了尝,有些意外,问道:“灵王妃,你是怎么做的?”
“就是......就是您教的那样。”独孤慧芬讲不清楚,苦笑。
“太好吃了!我看你很有天赋,能创新,这味道让奶奶想起家乡的味道。”说着把整块都吃下,满脸回味无情的样子。
独孤慧芬不敢置信地拿起一块尝尝,只觉口感滑爽有韧劲,浓香从牙缝散开,在舌面上混动,似有电流麻麻而过的感觉,让那浓香传遍口腔,勾出内心某种难以言喻的思念。
她舒了一口气,真是弄拙为巧啊·。
当自己蒸这糕点的时候,发现颜色特别黄,便尝了一口,哇!不仅一点甜味也没有,还又苦又涩。
明显是放了过多的碱!
肯定是粗心大意把碱水当做了糖水!
重新再做?
根本来不及了。
怎么办?
自己忽然想到,醋的酸味可以中和碱味。
于是便在水里加入醋来蒸,并且有意蒸的时间长一点,以让酸碱中和得充分一些。
这种死马当活马医的办法总算没让那糕点完全废掉,但完全偏离了正常的味道。
只是没想到冷却后,味道如此奇特。
太子妃见太后对糕点的评价如此之高,认为她偏心,酸溜溜地说道:“灵王妃初次做就这么好,都是皇奶奶教得好。孙媳真是惭愧,从小就在学厨艺,还比不过灵王妃初学的手艺。皇奶奶,就让孙媳明天开始每天过来跟着您学吧。”
太后瞅着太子妃伶牙俐齿的模样,心想,传闻说太子妃贤惠、柔弱,故而被太子欺负得厉害;而独孤慧芬历来嘴巴不饶人,强势得很,可现在看,怎么觉得反过来了呢?
膳房的人已经过来禀报过,说太子妃总是挤兑灵王妃,但是灵王妃比较老实忍让,才没有起争端。
太后年纪大了,特别希望儿孙和睦,故而很不喜欢太子妃这张扬的劲儿,便说道:“我也不太懂厨艺,也拿不出什么来教她,是她自己愿意学,在膳房里#不耻下问,让她休息都不肯停下来。太子妃既然从小就在学,定然经验丰富,该多教教灵王妃。若你俩能齐心协力,做出的东西定然更好吃。”
“孙媳哪敢啦,人家灵王妃可是大才女,样样能胜过男子,我哪敢教她。”太子妃不乐意。
太子连忙用肘子顶顶她,帮她纠正道:“皇奶奶所言极是,太子妃应该与独孤慧芬多切磋,彼此学习,共同进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