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莘里,她确实是个隐患威胁。
但长孙临这番话,却是让九清羽习惯性的微眯起了双眼。
看似在解决问题,看似在为他分忧解难。
其实,不过是一种双赢的解决方式。
说是双赢,都有些不符。
隐藏在长孙临话中的深意,九清羽读懂了。
幸氏一族的血脉天赋让人忌惮。
九家不能,其他三个家族也不能和这一族结合。
这是断绝了九清羽想要娶莘里的念头。
唯有长孙氏,还是他长孙临,才能限制莘里。
直白点来讲,莘里就算不死。
但也要回收利用。
和长孙临,这个未来的帝统结合。
所诞下的血脉,绝对会让大秦帝国万古长青。
如果九清羽不同意这个做法。
那很遗憾,莘里必须死。
帝国是不能留下这一个威胁生存。
这一点,也是莘里想到过的点。
大秦帝国的五大一等王族,除却帝统长孙氏。
其余四家都是依靠联姻的方式,一直维持着家族的繁盛,并且制衡帝统。
说起来这个平衡局面,是有些尴尬。
起初,长孙氏就是被四家族推举上去,坐上的帝统位置。
虽然四族一直恪守本分,安分守己的当个守护者,维持着帝国的和平。
可为帝者,怎么可能一直受制于这种被迫平衡的状态?
如今。
莘里出现了。
突破口也就出现了。
长孙临自然是不想放过这种机会。
何况,他说得也是对的。
只有这个办法,才能保证莘里不死。
没看到莘里自己都做了决定,有了觉悟赴死?
“你应该想过,她完全可以隐瞒这个秘密,依靠自己来报仇。”
良久,九清羽深沉的道出这话。
他心心念想要放在心尖的人,到头来一直没有脱离被算计的命运中。
这不是他愿意看到的。
他也不知道。
在做下这个决定时,她心里到底有多无奈和悲怆。
他只知道。
如果连她都不能保护,他所做的这一切,又有什么意义。
何不借着她这个宏伟的计划,直接反刺。
是啊,反刺。
九家想要反刺,拉长孙氏这个帝统下水,能做到。
既然长孙氏无法容忍莘里。
那就卸下它的帝统。
不过,这个念头只是在心里闪过。
九清羽明确的知道,如果真实施了这个想法。
大秦帝国的损失,不是它能承受的。
时机不对。
眼下,正值大战。
想要完成莘里的计划,他就必须先把其他帝国都给覆灭了,才能有精力来卸下长孙氏。
但那个时候,长孙氏已经做好了防御的所有准备。
这一族的读心术,有时候真的是成为障碍。
阻拦计划发展。
九清羽丝毫不怀疑,在长孙临说出这话时,就已经猜到了他会有的想法。
不然,长孙临也不会用这样一句话来回答。
他说,“但她选择了你。”
只这一句。
就阐述了所有。
是的,莘里确实可以选择隐瞒这一切。
可她并没有这么做。
那让她选择做出这个决定的是什么?
是九清羽,是九家,是大秦帝国。
九家守护着大秦帝国。
九清羽作为大秦帝国的监理,她不想看到九清羽陷入两难,让九家背负上包庇罪名。
她主动坦白了。
还设下了要覆灭其他帝国的计划,就是想让九家能在这之中,获得相应的功劳功勋。
即便大战后,对于她的审判,也会看在这些功勋的份上,把九家摘除得一干二净。
这其中,何尝又不是在和宿家,司家,南宫家撇清楚关系。
身为一等王族,怎能和被覆灭帝国的帝姬有交情!
但这一切,莘里都没有想过。
应该说,长孙临不愧是拥有读心术的人。
在玩弄人心方面,他不逞多让。
将人的心理,剖析得很透彻。
莘里最初的想法,其实真的很简单。
报恩还情。
就是因为这一点,她才展开深想做出计划。
只是,虚拟屏中的几人。
都忽略了这点,都没有想到这一点。
不是被聪明反误,而是设身处地的考虑,他们就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而初衷就是这样。
九清羽微眯起的双眼已经成了一条缝,他被长孙临惹怒了。
察觉到气氛不对,玄今想要说点什么,却被一声话语打断。
玄辞说,“我不赞成这个提议。”
此话一出。
玄今松了口气。
话题又被拉回来了。
玄辞继续说道,只是语气比先前要冰冷,“我尊重莘里的决定。”
尽管,他不想看到莘里死去。
但如果这是莘里自己的决定,被迫无奈做下的决定也好。
玄辞选择了尊重。
她背负的东西太多了。
如果能死去,兴许在下面会轻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