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很考验一支军队的忍耐力。
杨承应执行的是,“外松内紧”的政策。
表面上,杨承应不仅进行“轮休制”,还允许士兵家属前来探望。
杨承应还让人在玉佛山上,搭建了专门帐篷。
每到晚上,一对对已婚夫妻去那里住,外面有高起潜带来的太监守着。
没老婆?没关系!
杨承应直接在山上搞相亲会,把适龄青年和适龄女性约到一块儿相亲。
看对了眼,山上的帐篷就是为他们设的新房。
在这个混乱的世道,士兵一年四十两银子的收入,外加粮食和衣服。
待遇可以说非常优厚。
而且士兵的家属,还会得到优待,加入士兵服务处。
在那里做衣服做鞋袜,喂猪等,还给钱。
所以,每一次相亲大会都有很多姑娘跑来参加,寻找心仪的对象。
为了起表率作用,杨承应让沈漪蓉来了前线。
和她大摇大摆的出现在山上,用望远镜看雪看月亮。
另一方面,杨承应大量储存物资和弹药,随时准备攻打鞍山城。
或者是迎击后金大军。
每当相亲会成功,就在军营举行集体婚礼。
众人载歌载舞,为一对新人庆祝。
城头上,阿巴泰瞅见辽东军欢乐的一幕,用拳头狠狠砸了一下城上垛口。
“贝勒,明军欺人太甚!”
有一名将领气愤道:“末将愿意领兵出城,杀他们个措手不及。”
“别糊涂!”阿巴泰沉声道,“杨承应表面上放纵士兵,可也有限制。监视我们的士兵,可是一刻没有放松。”
“贝勒爷,要是这么一直围困下去,粮草怎么办?”
另一名将领担忧道。
皇太极走的时候,带走了大量的粮草。
留给阿巴泰的不算多。
这不是皇太极短视,而是由于阿敏的胡来,导致出现粮食供应问题。
劫掠自明朝的粮食总有个数目,不可能吃不完。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所有人不敢想。
那就是留下太多粮食,一旦鞍山城被攻下就归了杨承应。
就像上次遵化之战一样。
阿巴泰听了,叹了口气道:“告诉士兵们,明军短时间内不会攻城。所有人包括我在内,都一日两顿,省着点吃。”
“是。”将领们也知道主帅的难处,行礼后退下。
此刻,在辽阳城内的皇太极,也是心急如焚。
他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杨承应。
对手的目的不仅是打大仗,还要成建制的迫降后金军,为以后开先例。
因此,救援鞍山城内的阿巴泰势在必行。
他这个想法一提出,就遭到很多将领的反对。
其中,莽古尔泰最为激烈:“救?说的轻巧,再来一场像白庙山一样的恶战?”
“莽古尔泰!”代善觉得老五的话有些重,厉声提醒。
“二哥,你别拦我,我今天要把话说清楚。”
莽古尔泰丝毫没有收敛,反而更加生气。
皇太极板着脸,说道:“好啊!你有什么话,现在就讲!”
“汉人有句话,叫事出反常必有妖。”
莽古尔泰说道:“杨蛮子以前看到我们大军都躲着走,现在突然主动进攻,这肯定有问题,你作为大汗,居然没有察觉?!”
“莽古尔泰……”
代善看到老五把吃败仗的事情怪罪到皇太极头上,立刻再次提醒。
提醒他,可是在救他。
阿敏是怎么没的,他心里没有一点数吗?
“你让他说,我倒要看看,他能说出什么好话。”
皇太极也气坏了,对代善讲话,连“二哥”的前缀都不带。
“我能说出什么?”
莽古尔泰说道:“山上为什么不警戒,让敌人把该死的炮挪到了山上。”
“呵呵,三贝勒,你不是说大炮没有用吗?”
皇太极阴阳怪气起来,“怎么?这会儿挨了小小的挫折,就改了口?”
“我……”莽古尔泰一时语塞,把手一挥:“我们说的不是这个,说的是你一点防范都没有。”
“事实是,明军的那种小炮,我们都不知道。”
皇太极很严肃的说道:“我们还在为是否铸造大炮而争论不休,人家已经在火炮的铸造上想尽办法。”
说到这里时,让皇太极想到了山上的十几门炮。
射程远,比红夷大炮轻便,还他娘的是铁炮。
“就算这样,我们也不应该自乱手脚,主动撤退啊。”
莽古尔泰继续胡搅蛮缠。
皇太极听明白了,莽古尔泰是在为自己的损失心疼。
阵亡的旗丁中,以莽古尔泰的正蓝旗损失最大。
“老五,我们现在应该讨论的是救援,不是怪罪的时候。”
看到皇太极阴沉着脸不说话,代善觉得自己作为大家长再不开口,要引发一场家族冲突。
亲者痛仇者快,太不应该了。
有了代善的说话,其他看戏的贝勒们都纷纷开口,劝莽古尔泰消消气,研究大事要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