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书海阁小说网 >> 文坛崛起 >> 第一一二章 说书人

第一一二章 说书人

(第一更送上)

金古梁时隔四个月重新回归,回归后雷厉风行与《武侠传奇》杂志社斩断关系,成了自由人。

有网友分析:“虽然这回金古梁吃了点亏,不过从另一个角度上来看,他脱离武侠传奇之后,未来的路可能越走越远。“

金古梁身为当今武侠界的一位旗帜作家,其读者号召力非同一般。于是,如今成为自由人的他,成了各大杂志社和出版社的香馍馍。

在其成为自由人后不久,国内各大杂志社争相对其抛出橄榄枝。类似《知音》,《古今传奇》、《故事会》等这些国内一流的杂志也不例外。

而对于金古梁成为各大杂志社哄抢对象的新闻,业内的网友们并不奇怪。

有网友调侃说:“你看看人家金古梁多吃香,连《知音》这种专讲生活爱情小故事的杂志都想让他加盟。”

各大杂志社争相抛出橄榄枝,网友们翘首以盼着,到底金古梁会进驻哪家?

不过,让网友们奇怪的是,一连好多天,都没有金古梁的消息再曝出,他的个人wei博上也没什么动静了。

“金古梁好像又消失了?“

这是网友们心中的疑问。

“卧槽,金古梁不会又手机掉了吧?”

“估计赔了两千万,心里痛,又跑到哪里默默地哭去了。”

“蛋疼,《白发魔女传》的最后结局还没写完呢!一直等着看结局,等了快半年了,啥鸡毛都没看见。”

“。”

陕北,俞林市。这里地处黄土高原,是早期的革命发源地。

在俞林市偏向郊区的市北,有一家古风典雅的茶馆,名字叫“书中堂”。

说起这家茶馆,要问俞林市的老一辈子本土户,十之六七都有所耳闻,名气甚大。

究其原因,为什么这家名叫“书中堂”的茶馆在俞林市本地这么有名气,是因为这家茶馆经营着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说书。

说书,也许有些人在电视剧和某些节目中看过,亲自现场听过的很少。不过,提到说书,对其印象最深刻的应该就是,一个说书人一身青色长衫,摆一张长桌,拿着一块惊堂木。

说书,也叫评书,最初起源于宋代,发迹地就是现在的陕北地区,是由最初盲人行乞、谋生的一种手段演变而来的。

说书用的乐器很简单,最初用琵琶,后来逐渐淘汰改成三弦,后来就渐渐省略了,发展到现在仅以桌凳各一,醒木一块,去掉弦鼓,用评话演说。后来这种说书形式就这样定了下来。

11月末的一天,晚上六点,这家茶馆来了一个年轻人。

年轻人一身普通打扮,短发衬衣。

年轻人抬走望了一眼头上挂着的牌匾,黑底金字,写着“书中堂“三个大字。随后,年轻人大步走进了这座木制建筑的茶楼。

一进茶楼,里面的面积十分大,对面就可以看见一个大大的台子,垂着红色幕布。

在台子下方,摆满着一二十张四方桌,七八十条长板凳,其摆放装饰完全就像是民国时期的茶楼。

此时,茶楼一层那些摆放的四方桌上,已经有熙熙攘攘百余人落座,茶水点心都上了。场面哄哄闹闹,十分热闹,该是一个茶馆热闹的样子。

来到这个茶楼的年轻人,就是叶晨。

叶晨进了门,走到像古代客栈柜台模样的前台处,拿出了手机,打开一个wei信二维码。

“客官,今晚的票场已经满了,想听评书的话请下次再来。”负责前台的是一个民国打扮的旗袍姑娘,对着前面几位排队的客人说道。

排在叶晨前面的那几位客人一听,便只好走了。

接下来轮到了他。

“我是来取票的!“还不待前台的旗袍女子说些什么,叶晨就把手中的手机递了过去。

“您稍等!“旗袍女子接过他的手机,随后在前台摆放的电脑取票机上面进行一系列操作。

十几秒后,旗袍女子递给了一张票给叶晨,上面标着他今天坐着的位置号码。

叶晨道了声谢,看了看票上的位置,标注的是二楼4号。

“想不到这茶楼还挺受欢迎,还需要提前预约。“叶晨心里嘀咕,就上了二楼,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坐下。

他所在二楼的位置,可以看见楼下大厅的一切,今晚,他是来听评书的。

时间一晃到了七点,原本闹哄哄的茶楼突然安静了不少,只见大厅台子上垂落的红色幕布缓缓升起。

幕布拉开,台子上空荡荡的,唯有一张青色长桌,一条长凳,长桌上还放着一块醒木。

一会儿,台上走出一位民国装束的中年男人,先是简单说了一些场面话,随后进入正题,说,今晚欢迎各位的到来,话不多说,有请我们的老朋友,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著名评书家,关世云老先生。

随后,从台后走出一位长衫老人,青衫、白须,精神矍铄,眼圈微凹。

老人一出现,台下响起了众人的热烈鼓掌。

无疑,这位青衫老人就是今晚的评书人。

老人走到长桌角边,对台下观众先是行了一个拜手礼,随后将衫角一撩,坐在了长板凳上。

“砰!”老人拿起桌上放着的醒木,往桌上一拍,评书开始了。

“说书唱戏劝人方,

三条大路走中央。

善恶到头终有报,

人间正道是沧桑!“

“今天,我们来讲讲长枪书《精忠岳传》!”

“。。”

常言道“行家一出手,就看有没有“,老人说书字正腔圆,带着下陕北独有的腔调,中气十足,绵长有力,就算不懂评书的人一听,也知道这位是行家。

楼上的叶晨,听着老人评书,心中暗自点头。

清代,民间说评书的,绝大多数是在街面的道路两旁支棚立帐,摆上长板凳,围成长方形的场子,谓之“撂地“。只有少数评书人才上茶馆献艺。到了民国时期,评书茶馆日渐兴起,是鼎盛时期。

开茶馆的初创“书座‘,须通一个所谓的”请事家“(即书馆里的主持者),也就是刚才上来的中年男人。

喜欢文坛崛起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文坛崛起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文坛崛起最新章节 - 文坛崛起全文阅读 - 文坛崛起txt下载 - 一世风流才子的全部小说 - 文坛崛起 书海阁小说网

猜你喜欢:重回1982小渔村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诸神愚戏少年王六零:踹了白月光搬空家产下乡麻辣俏佳妻:总裁,心尖宠官场先锋女神的贴身侍卫别叫我歌神至尊战王刚退伍,回到山村养女儿九公主又美又飒官家天下透视小邪医犯罪心理赌石:鉴宝捡漏我都会重生:权势巅峰官媛蚀骨缠绵:痴情阔少强宠妻妻子的秘密重生官场:从京都下基层权利巅峰重回1987签到系统黑欲青春灾厄游戏:清理人?不,我是反派官路之谁与争锋谁让这小子救世的?
完本推荐:十日终焉全文阅读我不是戏神全文阅读年代1960:穿越南锣鼓巷,全文阅读诡舍全文阅读诸神愚戏全文阅读网游:我有超神级天赋全文阅读重生:1977全文阅读重生之将门毒后全文阅读官家天下全文阅读农家乐小老板全文阅读深空彼岸全文阅读官场:救了女领导后,我一路飞升全文阅读官场之绝对权力全文阅读重生官场:从京都下基层权利巅峰全文阅读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全文阅读小师妹明明超强却过分沙雕全文阅读剑道第一仙全文阅读宦海红颜香全文阅读我在星际重着山海经全文阅读庆余年全文阅读
最近更新:最强女保镖九界玄天界穿越后,我靠睡觉成为剑祖海军的巅峰!从被卡普抓走开始卷王修仙?我选择苟命!赤脚医生笔记:1979重启人生穿越大清,皇帝居然带头剪辫?好久不见,温小姐火影:从抽血忍界开始做帝国太阳万古神玉诀反派把克苏鲁当补品盗墓:木樨花开重生高武世界,我手持长缨横推凡人修仙:我大罗级天赋深渊毕业礼卷不动了,回村种田放松一下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星钥镇墟精灵药剂店经营日记退隐江湖那些年退圈!金主她非要捧红我重生后我靠国贡系统封神他的温柔藏在晚风中黄河诡渡剑脉通天海贼王:黄昏纪元道文觉醒:从躺平到执道亮剑:阅兵装备,李云龙惊呆了玩转穿越之农家女跛王爷

文坛崛起最新章节手机版 - 文坛崛起全文阅读手机版 - 文坛崛起txt下载手机版 - 一世风流才子的全部小说 - 文坛崛起 书海阁小说网移动版 - 书海阁小说网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