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融站了出来。
曹『操』是一阵的头疼,因为眼前这个人不仅是大汉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而且他是孔子的后人,所以来说,对于这个人的苦头,曹『操』是头疼不已。
他本来早些年就已经对孔融过杀机。
不过最终是郭奉孝以及潘凤的求情,最终曹『操』心软,才饶过孔融一条『性』命,没有想到,他在现在这个时候竟然跳了出来。
孔融虽然不知道遗诏的真假,但是他看见王明递给了曹『操』一封信,所以他知道自己要在这封信上下功夫。
如果这封信是汉献帝亲自书写,而且上面要有意识的将大汉江山的宝座交给曹『操』,孔融也就无话可说了,但是如果不是孔融,今天宁愿装着许昌皇宫,血染皇宫,也不愿意再独活下去。
“丞相,我可否看看那封信件。”孔融开口说道。
“好。”曹『操』十分痛快的答应了,他知道眼前这一切并不是他安排的,而且也没有可能是他这一方面的人安排的,所以来说这方汉献帝亲自书写给他的信件。曹『操』是不介意让孔融观看的,自己问心无愧。
虽然自己之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可是现在来说,诸侯已经被他消灭的差不多了。
就算没有天子的话,曹『操』也不惧怕什么,而且刚才的那一幕确实不是他安排的,他最开始的时候也被吓了一跳。
他从来没有想过,皇帝竟然会将皇帝的宝座交给自己。
孔融接过书信之后,打开一看。
眼前的自己确定是皇帝所书写,而且信中的内容比刚才依照里的内容更丰富,孔融在看完之后,不尽的摇了摇头,看来大汉,真的是气数已尽,无法挽回。
“孔融有一件事情恳求丞相,若真的,天下一统。恳请丞相放我辞官,我要为大汉朝立书。”孔融的语气十分的坚决。
不过曹『操』从他的话语当中听出了很多东西,就是眼前这位大儒,要为大汉立书。
也就是说,他间接的承认了大汉的灭亡。
曹『操』点了点头,这一次孔融没有找他的麻烦,所以曹『操』也不会找孔融的麻烦。
孔融将这封信递给了曹『操』,曹『操』快速的将它浏览完。
里面除了开头几句,大概和遗照上的一样,剩下的话语,都是汉献帝一些自我反省。
曹『操』这时候终于想起了,当年许劭对自己的评价。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曹『操』想起这句话之后,他做出了一个决定。
那就是要做治世之能臣,虽然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可是现在天子已经死了。
而且大汉江山,到这个时候还没有算真正的名存实亡。
“我曹『操』在此对天立誓,我永远是大汉的魏王,天下一统之后,我自愿归隐田林,回到老家。至于称帝这件事情我做不来,还是由我的长子来吧。”曹『操』在说完话之后,孔融愣了愣神,随后点了点头。
自己说在天下一统之后,要为大汉立书。
而曹孟德竟然说,天下一统之后要回归田园,卸下一身的负担。
孔融仅凭曹『操』的这些话语当中就知道。
眼前这个曹孟德,不管怎么来说都是大汉的臣子。
虽然他的有些做法自己不能苟同,可是从这一刻开始,孔融是彻底的被曹『操』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不管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的正史之中记载曹『操』确实是一生都以汉臣自居,在他死了之后,他的儿子才称帝。
所以来说不管曹『操』人品如何,他确实算得上是汉室孤臣。
……
潘凤自然不会认为自己做些士兵,能够在水战当中和孙权的人打成平手。
所以他留有了后手,那就是派一对兵马。
化装成各种各样的人,然后从陆路进入江东的境内。
……
庞统知道恐怕曹『操』在为战船的事情烦忧,所以他自告奋勇,向孙权请命。
要用连环计打败曹『操』。
虽然孙权是不喜欢这个奇丑无比的庞统,可是他也知道这位号称凤雏。
那名气也是十分的大,而且就连周瑜也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
所以最终决定了这个计划,而且也派人询问了周瑜,得到周瑜的准确答复之后,孙权才表示,如果这个计划成功的话,那么就让庞统,成为江东的顶级谋士。
……
曹『操』今天从许昌皇宫内走了出来,第一个拜访的人就是田丰,他想听听田丰的意见。
曹『操』对于田丰这个人十分的佩服,同样也知道田丰对各种事物有着独到的见解。
关键这个人是忠心耿耿,对袁绍也是忠心耿耿,最后如果不是枪神童渊出面的话,自己有无法收复田丰。
曹『操』在见到田丰之后,将今天的事情和他说了一遍,然后将手中的信件也交给了他。
田丰看了看这个信件之后,然后思索了一会儿。
“丞相今天做的对,其实丞相也不必问我,丞相今天的办法是最好的办法,但是不知这是丞相本意,还是被他们『逼』的。”田丰问道,他知道如果这是曹『操』的本意的话,那就没有什么问题了,但是如果要是被店上的那些汉室旧臣『逼』的,那如果想将这件事情在翻过来,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自己要好好筹划一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