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一璇对上他的目光:“虽说有计划的行事,会事半功倍,但不可忽略有时候计划赶不上变化,因此计划会视情况而有所变动,不过我们的大方向是不变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所以这是有完整的计划书还是没有啊?
众人头上皆挂了个问号。
唯有卫腾没多想。反正唐大人指哪,他打哪就行。
“唐大人,下官是赞同整改南门老街的。”通判张固首先表明支持唐知府的决策,接着提醒道:“只是推倒重建,成本是否太高了些?府衙的现银不多,如果是修缮的话,或许百姓会更容易接受。”
老吏邵崇看着唐知府问道:“如果南门老街重建,其他三大门市的百姓跳出来反对,不知唐大人是要一并重建,还是将反对的声音压下去?”
这话问得犀利。
即便王府丞和邬知问等人心中有这般疑问,也没打算这么直白的问出来。
但唐一璇却笑了。
她喜欢这种直来直往的对话,而不是弯弯绕绕一大堆,浪费时间。
“问得好啊。”
百姓跳出来反对不一定是自愿,也有可能是受三大家族所逼,被动的站到府衙面前。
唐一璇既要整改,就不可能避开这个问题。
她分配任务:“董晨和卫腾负责走访南门老街每一户人家,说服他们与府衙签订一份契书。是何契书,本官明日上午会交给你们。只要另三大门市的百姓也愿意签订契书,本官就将另三大门市一并重建了。”
须臾,无人说话,唐一璇眸光灼灼的看着众人:“下一个问题。”
一众官吏:“……”
怎么感觉唐大人巴不得问题越多越好啊。
唐一璇若知道他们所想,肯定会说准备工作很重要啊,提前规避掉所有问题,就能一切进展顺利。而且一人计短二人计长,免费脑力不用白不用啊。
王府丞提醒道:“唐大人,若是将驿站暂定为安置区,恐怕会住不下。”
唐一璇说:“所以要扩建。”
好嘛,又是一笔开销。张固脸上的表情有些麻了。
唐一璇手指敲了敲桌面,语气不紧不慢:“驿站扩建,是为了更好的创收。驿站是做什么用的,给官员们途中食宿或更换马匹的地方。”
“可是驿站真正使用的时候并不多,干放着有点可惜了。”
“但如果扩建驿站,给过往的商队提供食宿,不仅不会空在那,还能为府衙创造收益。而这,只要在扩建时,将商队与官员们的住处隔开,就能做到互不打扰。”
商队只是其一,最重要的是赚有钱人的银子。
唐一璇看了苍州的舆图,驿站所占面积有两个百货大楼那么大,但比起清川县的驿站来说,只是院子大一点,马房大一点,没有特别的地方。
她扩建后,想将驿站打造成度假村一样的地方,离苍州城不远,又有餐饮、住宿、娱乐和购物来满足客人的需求,还愁赚不到银子吗?
但这些就不必细说了,等扩建好驿站再说不迟。毕竟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现在可没专利一说。
唐一璇一口气说完,问大家:“你们觉得怎样?”
会议开到这,大家基本上都知道唐知府整改的决心有多大。
唐知府昨日出门,仅一个晚上就写好了计划书,考虑了方方面面,可见是有真本事的。
他背后又有北苍王撑腰,眼下摆明了要跟三大家族打擂台,他们总不能真的拖他后腿吧。
张固自然不会触新知府的霉头,而且府衙银子越多,他心越稳,于是夸道:“唐大人这个计划甚好。”
邬知问主动问道:“唐大人,扩建驿站一事,就交给下官负责可以吗?”
唐一璇哪有不同意的,当即点头:“好,就麻烦邬大人了。”
她在计划书上写扩建驿站的地方写上邬大人的名字。
写完后,唐一璇抬头看向张固。
被唐知府看着的张固:这一刻,莫名有些紧张。
董晨和卫腾负责说服南门老街的百姓们签订契书。
还有什么事,是需要做,且他能做的?
其他人观察到唐知府的眼神,没分配到活儿的拼命想,自己能做什么。
“咳咳。”
陆继明轻咳两声,计划书在他手中,上面有写种植花草树木,提升城中的绿化率,他说道:“唐大人,城中的绿化就交给下官负责吧。”
陆继明虽没去过清川县,但每一期的清川月报都看过,上边有文章写清川县城因为种植了许多花草树木,空气都变好了。
张固在城外修路植树与城中建公共茅房中选择了前者,几乎是陆继明刚说完,他就问道:“唐大人,下官能负责城外通往各县城的道路和绿化吗?”
唐一璇勾唇:“当然可以。”
最后,由王府丞负责建设城中的公共茅房。
其他三位老吏虽没有安排,但衙门里每天都有很多琐碎的事,若其他官员没时间处理的,就交给他们了。只希望这阵子没人击鼓报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