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李均独自一人肩负着养活一家五口人的重担。
如今失去了经济来源,对于他们一家人来说,未来的日子简直不敢想象。
就在这时,李均看向张华问道:“张华,你有没有什么好的赚钱门道,我现在真缺钱。”
听到这话,张华稍微思索了一下,然后回答道:
“我也不确定这个算不算得上是门路。前几天我的表姑跟我说,市区有一个名叫恒万集团的建筑工地正在招人,据说那里给出的薪资待遇相当不错。我表姑还特意叮嘱我去试试看呢,所以我正打算过去碰碰运气。要不,你跟我一块儿去吧?”
李均一听来了精神,连忙追问道:“一个月能挣多少钱呀?”
张华如实相告:“听我表姑讲,每个月差不多能拿到一千多块钱呢。”
话音刚落,李均不禁瞪大了眼睛,惊讶地说道:“这么高!”
“这是表姑和我说的,她说是南方过来的老板,非常有钱,对工人特别好。”
张华说道。
李明皱起眉头:“可是,咱们没手艺,过去能干嘛。”
张华说道:“我表姑说那边只要有力气,肯听话,能干活,都给高工资。”
李明狐疑道:“真有这么好?”
“我表姑说这家企业很有名的,是临江省的大企业,对人可好了。她还让我珍惜机会,以后想进去,可就难了。”
张华说道。
林晨辉在一旁默默听着。
恒万集团。
他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
……
“恒万集团。”
林晨辉回到了办公室。
他拿出了笔记本电脑,开始上网查找‘恒万集团’的相关信息。
以前,他对钱和工资收入没有感觉。
因为他身边接触的人,全都不缺钱。
在生活方面,每个人的生活都不错。
仿佛人人都是小康生活。
可是来到安康镇后,他才发现钱有多难挣。
一个普通农民除非外出打工。
不然留在家里务农,一年都挣不到几百块钱。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便是没有产业,没有就业机会。
而一个月一千多元的工资,对于安康镇的普通人而言。
真的是天花板级别。
电话线拨号上网的网速比较慢。
这时,网页打开了。
林晨辉看到了很多恒万集团的相关新闻。
恒万集团的产业规模,让林晨辉很吃惊。
点开恒万集团的官网。
张耀扬到贫困地区扶贫的信息,特别显眼。
点开相关信息。
张耀扬在晋西多地扶贫,不仅捐赠了很多物资。
同时,张耀扬还决定要在贫困地区办厂,提供就业岗位。
其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文章。
让林晨辉看完后,不停点头。
他赞同张耀扬的看法。
扶贫的本质,不是简单的捐钱捐物。
而是要彻底斩断‘穷根’。
比如:
让农民地里的农产品能卖得出去。
留守妇女能在家门口找到工作。
孩子能得到更多的关心和教育。
诸如此类。
林晨辉在恒万集团的官网上,找到了很多扶贫成功案例。
虽然都集中在临江省,但是林晨辉认为完全可以借鉴,甚至是复制。
咚咚咚。
正当林晨辉看得入神时,门外传来了一阵敲门声。
林晨辉回过神来,看向门外。
只见刘茂云站在门口。
“林书记。”
刘茂云对林晨辉说道:“马总来了。”
“嗯。”
林晨辉站了起来。
他要带马天赐到安康镇逛逛。
然后选一块地。
将它弄成药材种植示范基地。
如此一来。
让人看得见,摸得着。
这样才能带动所有人的积极性。
……
酒店内。
张耀扬躺在沙发上,他的手里拿着笔记本电脑。
他正在浏览着香江的新闻报道。
随着晋阳开始严打。
香江的报纸成为了主战场。
双方在上面开始博弈。
谁也不希望失去舆论阵地。
这时,程程来到张耀扬身边。
“依照您的指示,我已经安排人手前往晋阳市的周边乡镇,挑选合适的建厂地址了。而且,咱们计划在晋阳附近开办工厂这件事,消息也都散播出去了。”
程程向张耀扬汇报着工作进展情况。
张耀扬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
然而,程程却忍不住皱起眉头,面露担忧之色,轻声问道:“扬哥,咱们当真要在晋阳附近办厂吗?眼下晋阳的营商环境很恶劣!坦白说,我对在晋西这块地方搞投资,不是太看好。”
她这话说得比较含蓄。
虽然涉黑的事情,程程并没有亲自接触。
但是每天和当官的打交道。
她对近期发生的事情,还是很清楚的。
目前新任一把手和王系人马的冲突,已经被推到台面上。
接下来的走势如何,程程无法断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