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喜欢做这些,又有系统帮忙,感觉又可以达到一个新高度。
木头结构的房子她建过不少,但像流水一样的建房她还是头次经历。
青风点点头,运着轻功飞身下山,将那些土匪提上来将功补过,如果不干、那就呆在那里等洪水冲过来淹死吧。
青风的身手让成东惊讶了一下,难怪两个孩子敢直接出远门,原来他们身边有高手呢。
“一部分人去砍房梁,要这样大,两丈长,一根劈成五分,一栋二十根,要一百七十根。”
姜长安又指着前面的竹子,李书深直接给她一刀砍倒,不管长度与弧度都削得恰到好处,给村长当样品。
可这时,一个老头忍不住大声反驳,“荒唐!自古就没有梁比柱还少的屋子,你又要用竹子做屋顶。
那可是很重的,头重脚轻,二十根柱根本支撑不起来,这样的屋子很容易就倒塌了。
别说七八年,就是一两个月都坚持不下去,那样重的屋顶,肯定要砸死人的。”
老汉懂建房,村里的泥土房都是他带着人建的,不是他眼红,而是以他的认识,他根本就不觉得姜长安能成功。
姜长安点点头,感觉老爷子考虑的在理,但、你也不看看是谁的技术。
姜长安胸有成竹地说道,“我屋子的结构,承重的不只是柱子,还有竹墙,墙会比顶更厚,而屋面只会有墙体五分之一重。
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屋顶的生竹会失去水份,只会变得越来越轻。
而插在泥土里的墙与柱失去水份的时间会更晚。
如此就不会出现头重脚轻的现状,老师傅放心吧,不管是屋子的点、面或线,我全部都算计好的。
如今不方便画图,否则我可以画出来给你看看。”
老汉满脸涨红,他、竟然听不懂小姑娘在说的啥,但就是感觉很有道理的样子,于是没有再说话。
哪怕、姜长安让人砍更大的竹子当屋顶,虽然是劈成五份的,但还是很重好不好,可说又说不过,只能跟着大家伙风风火火地干起来。
三房一厅咧,他们原来的家都没有这样好,如果房子真的做出来的话,他们立马能分到一栋房子,能住七八年,做梦都不敢想的好事啊。
动力来了,人们冒雨干活相当热闹,最后不管老人小孩都加入了行列。
为什么姜长安能信誓旦旦,因为她的柱子是圆的,而墙体是两个五分之四圆加上一个五分之一圆锁在一起的。
中间打孔,用一根直榫固定,直让村里的孩子都去削了榫,且削得又好又快,谁让这个这样简单呢。
而屋顶,只有三个五分之一圆锁定,有槽的斜屋面,方便排水.
老天奇奇怪怪,雨一直下个不停,一会儿大,一会儿小,等傍晚的时候,山豁口那时果然还是传来了动静。
洪水冲刷着豁口,每一次都像抽打在村民的心脏上一样,人人担心受怕起来。
曾经心里存在的侥幸不复存在,没多久,豁口的山石被冲垮,洪水像大瀑布一样冲下来,使低洼处很快就有了积水。
一开始是他们的田地,慢慢的是家,相信用了两上时辰,就能将一切淹没,直接洪山漫过村口的位置,流向别的地方。
他们的家园就没有了,田地也没有了,好在他们搬走了为数不多的家当。
哪怕很多东西都被雨淋湿,可谓损失惨重。
但、看到眼前一排排已经竖立起来的竹子,村民们伤心有之,倒也不至于绝望而没有盼头。
听说了吗?这些洪水将会是他们以后的河流,上下挖通后,他们就能建梯田,正好有河水能灌溉。
说不准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村民从一开始的不相信姜长安,现在呢、只差没把人当神一样供着。
山上的基建如火如荼,慢慢的接近了尾声。
说出去你们可能不相信,一个村的房屋能在大半天之内全部建设完成,想想就让人一阵恍悟。
这就是流水线的力量,同一个部件,哪怕数量再多,几个人一起也能很快搞定。
特别是很多东西,老人和小孩子都能做,就问你厉害不?能不快吗?
部件搞好了,桩子也打了,这才把组装好的竹墙立上去,架好房梁,盖屋面。
三室一厅的竹屋,十六栋,稳稳当当地竖立在那里。
地板也是竹子铺成的,而且悬空,离地面还有二十公分,延伸到房子的四周,还有屋檐覆盖。
精致漂亮极了,村民们不敢相信,自己竟然可以拥有这样漂亮的屋子。
天气已晚,村们纷纷搬到自己分配到的房子里,哪怕屋子湿哒哒的,他们也非常开心。
好些人搬来了自己的家具,直接就能安家落户,安稳度日。
他们这样像受灾的样子?如果是,灾难能不能再来得多一些。
趁着小恩人还在,把他们的事情都解决了才好。
房子有多做了一间,直接让那些土匪住了,不过、有成东看着,以防他们捣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