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的,等撤了桌子换上茶水,时间已经过去了两个多小时。两个孩子都睡了。
给大昌弄的车子也送到了,是一台全新的大眼睛松花江面包,这车在九六年这会儿四万多一点,后驱零点八的排量。
哈飞松花江一代,标志性的大眼睛
松花江面包车是哈飞汽车就松花江微货之后推出来的又一款爆火车型,风靡大江南北。
哈飞汽车是在九十年代军转民大潮中最成功的企业,最早成功的企业,可以说引领了一代风骚,一直到两千年以后,才被长安取代。
哈飞的成功在于勇气和眼光,在于勇于突破,而它的失败则是因为,不够黑心,没弄懂利润的换算和分配方式。
哈飞的优点就是皮实耐操,便宜,它也是最早推出国产小轿车的汽车厂家,售价仅仅几万块。
它也是当时唯一不合资而是采用联合开发的方式造车的企业,这也是导致它没落的一个主要原因。
那款车就是中意。中国和意大利联合开发。
后来它又推出了面向工薪阶层的轿车,哈飞路宝。
但是并没有像想象中那样火爆,甚至可以说是遇冷,原因也相当简单,太便宜了。
人们都习惯了动辄十几二十万几十万的车价,感觉卖这么便宜肯定不行。没有人去想这才是轿车真正真实的,应该的售价。
价格低,利润就低,利润低,税收和分润的就少,就不受待见。啥也不懂的老百姓也跟着瞎起哄,更愿意去花冤大头钱。
这是另外一种的劣币驱逐良币。价格杀。在国人的思维里,永远都是贵的才是好的,质量先不说,首先它牛逼。
咱们向来都不是以实用为参考条件的,首先都是需要先获得心理上的虚荣的满足。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那些奢侈品明知道质量不行样子也丑但仍然被大众追捧的原因。都被人家玩明白了。
人家甚至都懒得解释,他知道他越高傲越是瞧不起这些人,这些人就会越疯狂越愿意掏钱。
哈飞也让国内的这些车厂看明白了这一点,于是价格只有更高没有最高。
他们明白了,在国内卖车,只要外观弄的花里胡哨叫价高一点,发动机质量什么的并没有人在意。
在利益的推动下,哈飞成为众矢之的被围剿,市场被各种挤压,一边是市场买不到,一边是去不到市场上。
最后由长安出手把它杀死。套路相当熟悉,拆解,裁员,搁置,压缩生产研发成为代工厂,剥离利润债滚债。
“走,看看你的座驾。”张铁军把钥匙扔给大昌,大家来到外面看车。
九六年这会儿,面包车市场除了松花江,还有天津大发,沈阳金杯和江西昌河,五菱面包这会儿年产量不足三万,还是地方小企业。
长安汽车主要还在生产微货,面包车的产量和市场占有率还相当低。
在金杯和松花江之间,替张铁军去买车的支队长选择了松花江,不是因为金杯要贵一些,而是松花江更小更省油,实用性更高。
“瞅着还行哈?”小明绕着面包车转了一圈,笑着回头问大伙:“不丑,拉个货也方便。”
周可丽笑着说:“你才丑呢,这俩大眼睛多好看呐。”
几个人都笑起来,张铁军冲大昌比划了一下:“上去试试,敢开不?”
“这有啥不敢的。”大昌压抑着兴奋的心情带着激动过去打开车门坐上驾驶室,这里摸摸那里看看,调了调座椅和后视镜,试了试刹车。
张铁军点了点头,还行,还是挺熟练的,没因为激动就乱了方寸。
“油门试着给。”张铁军提醒了他一声,拉着几个女的往后退,虽然感觉还行,还是小心一点为好,离远点安全。
“我陪他开一圈吧。”送车过来的支队长拉开副驾坐了上去。
还行,虽然有些生疏,但是中规中矩,转了一圈回来稳稳的停到饭店门口。
“可以,”支队长下了车冲张铁军点点头:“生疏了点,操作上没问题,熟悉一下就好了。”
“确实有点生了,”大昌红着脸承认:“好几年没摸过车了,再说在部队上开的都是大解放,头回开小车。”
“行,慢慢熟练,别开快车,”张铁军拍了拍大昌的肩膀:“时时刻刻不要忘了安全第一,更不能酒后开车。”
嘿嘿,大昌傻乐:“这车算我借你的,我慢慢还。”
“说的屁话,我差你这一台面包?送你好的怕你烧的慌,这车平时跑跑够你用了,扛造,省油,拉货也方便。好好干吧。”
“那肯定的。”大昌咧着嘴笑,合都合不上。
“以后有事你就找小明,别闷着,小明,你解决不了的找他。”张铁军指了指支队长,和小明说了一声。
“行,我就是联络员呗,没问题。”小明点点头答应下来。
“那行吧,咱们就回吧,要起风了。”张铁军看了看天:“大昌,你可别有个车就得瑟啊,别去爬南天门,别忘了咱们初中毕业那一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