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先富起来的人带起来了各种歪风邪气这事儿可是明明白白的,甚至他们的无知都成为了一种被追捧的行为。
“我去锁门。”小黄艰难的挣扎着推了推张铁军。
“着了呀?晚上晚上。”
“等不了。”小黄深吸了一口气,搓了搓忽忽冒热气儿的脸:“烦人,回来也不提前说一声,真是的。脑子都乱了。”
张铁军看了看时间:“晚上我请客,人我都通知了。”
“几点?”小黄看了看表。
“说的是六点钟。”
“赶趟儿,让我先垫垫。”
她急匆匆的跑下楼去锁上了大门,又一路小跑的跑了上来,拽着张铁军往里走,笑着说:“我这办公室里还有个休息间,果然就用上了。”
“我以后回来必须得先给你打个电话,让人有个心理准备,这也太夸张了。”
“我也不知道,感觉岁数越大越能吃了,肯定是你给害的。”小黄缠上来。
……
晚上的聚会其实是老郑张罗的。
张铁军是给老郑打了个电话,让他组织一下,自己只管作陪。这既是和老朋友们见见面,也是给老郑拢点人气。
那些曾经的老哥哥们基本都来了,小舅和检法这边的人一起来的,几年过去,大家各有升迁变化,不管是职务还是心理上。
缺席的只有廖副总队和市局的李局长。
廖副总队现在在沈阳。
市局李局已经去部里担任了新成立的信息局的副局长,全家都去了京城,虽然级别没变,但前景完全就不一样了。
现在的局长姓刘,张铁军和他还真不熟,连具体见没见过都不敢肯定,不过他和老郑的关系不错,是李局的老部下。
高连长也来了,现在应该叫高处长,在支队公共处,军衔已经是少校,按照他的年龄又有了近十年的腾挪空间,这个可能性就多了。
哪怕就是到了年纪直接转业也行,不像连级连选择的余地都没有,起码起点就高了不少。
热热闹闹的坐了一大桌,张铁军让小舅坐了主位,他带着小黄坐在小舅身边。
他到是想像以前一样大家随意坐,但是现在他不坐别人真不敢坐。他是不在意这个,但是大家不能不在意。
好在有小舅在,小舅是他的长辈,坐主位合情又合理,避免了大家的尴尬和他的不自在。
老郑做主持,这里面除了小舅以外,就是这个老哥哥还能在张铁军面前保持着从前一样的心态,嬉笑怒骂张口就来,就让人很舒服。
这也是张铁军对他最有好感的地方,他是真不在乎这些,心态很正,佛系的一匹。
一顿饭吃到晚上八点半,后面就是纯聊天了,张铁军听了一下大家各自在工作上的一些情况,也给了一些指点。或者说指示。
这要是换到任何地方,他都不可能这么做。
但这里是他的家乡,他希望这里好,能有一个好的环境和好的发展,能少走一些弯路,少出现一些问题和现象。
东北的经济以及各个方面一直比较缓慢,尤其是辽东。
这边的底子是重工业,原因也是在重工业,实业尤其是重工业的发展必须只能稳,只能一步一步来,不可能像人家玩嘴皮子的那么跳跃。
工厂要稳,技术要稳,社会也必须跟着稳,物价更得稳,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十几年以后好像东北还是老样子的原因。
重工业是一国之根,这是乱不得的,商业带来的一切不过只是浮在空中的气泡罢了,就像小孩子举着一根棒棒糖。
小孩子见识少眼光短,只知道自鸣得意,他不知道他手里的棒棒糖之所以没有人抢,是因为他爸爸站在后面举着大铁棒。
重工业就是那根大铁棒。
什么金融什么网络什么新视角新科技,全部不过是幻光电影,没有实业没有重工业你试试。
而且哪怕是幻光电影也不可能是建立在虚空当中的,没有北方源源不断的物质材料人力物力去哪幻?去哪电?
前几年张铁军大力把北方推进了市场化,切断了免费调拨,这几年没少被那些白眼狼在背后骂。
他就是故意的,重工业不能成为商业化的牺牲品,必须有自己的回血和造血能力,得有自己的研发实力和方向,还有资金。
在另一个方面,解决重工业导致的一些僵化,一些固性思维也是一个很艰巨但必须得去做还得做好的事情。
张铁军就打算拿本市来开第一刀,谁让这里和他亲近呢。
包括他在农业农村方面的一些想法,都需要有一个开头,要有一些人去做,去实践。
这不,现成的人选就都坐在这里,工商税务卫生质检公检法,还有一个主管工业和经济的副市长,就这阵容都不用费心调整。
“基本上就是这么个情况,我给大家半年的时间去思考去调整,半年以后我要看到细致详实的报告,可以吧?
后面会在整个辽东进行试点,搜集更多的数据和问题,直到整个体系成熟。到时候各位哥哥再来这里煮酒论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