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人之间的悲欢并不相通,心和心之间就是天堑。
感同身受,真的只是一句形容词,而且略嫌夸张。
就像坐在张铁军面前,这么黑鸦鸦的一大片干部们,灾情在他们眼里不过就是一组数据,例行公事的签个字的事儿。
那感觉,或者说感受甚至不如掉了二十块。或者,十块?
这还只是一少部分,只有省里和哈尔滨本地的水利单位,下面各地市县张铁军都没去打扰人家。
不管他们怎么对待工作,怎么对待的相关工程建设,但这会儿正是洪水泛滥的时候,是需要他们站在一线的时候。
不管他们当中有多少去了,去做了,或者就在办公室里发号施令,总归还是不去干扰的好。
一切等到风停雨住,洪水消退以后,自有公论。谁也跑不掉。
张铁军不是不想去下面走走看看,就这些人还真没有人能拦得住他,也不敢拦。
但是这会儿他不能去。还是那句话,大家都在紧张的抢险工作当中,他现在下去就完全是捣乱,会严重影响到现场的工作。
其实他刚开始还真没想到这一点,毕竟还是缺少经验嘛,难免有点莽。
是岳书记把张铁军给拦下来的,和他讲了这里面的关键。
今年黑龙江受灾比较严重的地区,或者说最严重的地区,是大庆市和伊春市南部。
大庆这个地方啊,西边是嫩江,东边是通肯河,中间是一大片大大小小的湖,整个市界说句不好听的,有点支离破碎。
大庆,全是大小湖和水道
整个就是一块洼地。不管是从地质角度上,还是从城建角度上,这里都绝对不是一块用来建设城市的好地方。
可是不行啊,没有别的选择,油坑就在这,谁有办法?这就是资源型城市的无奈,不是人造就了城,而资源限制了人。
于是为了守着这块宝地,人只能不断的克服困难和环境和自然各种抗争。
主要是东北这边的地质结构,或者说土质结构也行,就和其他地方不太一样。
你打开卫星地图,看看南方的大河大江,再看看东北的大江大河,一看就明白了。
从进了山海关开始,大江大河都是利利整整的河道,你看看东北这边,都是一滩一滩的,一片一片的。
松花江水道
而且越往北这种现象就越严重。
嫩江水道
同样是四五百米宽的河面,到了这边就能至少影响一两公里甚至五六公里范围的土地。
就特别容易漫延冲刷,特别容易形成大片大片的沼泽湿地。
每年到了雨季洪水一下来,那就是四面八方的淌啊,想怎么跑就怎么跑,它就没有个什么规矩。
去哪讲理去?
反正它只管往低的地方冲,而大庆就是这一片最低的地方。
再说伊春。
为什么要说受灾的地方是伊春‘南部’呢?
因为伊春太特么大了。
伊春的区和区(县)之间都得算是长途,要坐火车或者长途客运客车。从市区到嘉荫有两百多公里,到铁力有一百二十多公里。
整座城市都藏在小兴安岭里面,林业资源那是相当丰富,有全国最大的森林工业局,这边下面的区县很多都是政企合一,归森林工业局管理。
而且伊春的风景真的可以说是四季如画,春夏秋冬都是那种你想象不出来的美,是摄影师深爱的梦幻世界。
秋天的伊春
就是太特么冷了,零下四五十度像玩似的,本地人都受不了,都能冻伤。
冬天的伊春
伊春的南部其实就和哈尔滨辖区接壤了,东部是佳木斯,都是年年水灾的重灾区,属于是松花江流域被牵连地区。主要是山洪。
张铁军自己暂时不能去,就安排了下面的人过去,在保证大家生命安全的情况下,拍了几部录像片回来。
他这几天被当地的人带着到处乱转乱看,那边就一直在紧张的拍摄。
今天,张铁军是请了大家过来集体看电影的,让这些坐在办公室养尊处优的大老爷们,看一看就是现在,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看一看他们嘴里笔下的各种优质水利工程现在都是个什么状态。
喜欢重回过去,我做曹贼那些年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重回过去,我做曹贼那些年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