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这边好。”上了来接人的车,徐熙霞挨着张铁军坐下就来了这么一句,这几天在山西总是在山里转来转去的实在是受够了。
“你就是惯的,懒的屁股都要带不动了,”张凤白了老丫一眼坐到一边:“这才从山里出来几天儿?怎么的身子就富贵啦?”
“我乐意。”徐熙霞梗着脖子不服:“气死你。我就懒了怎么的?我屁股大你羡慕啊?谁叫你长不出来了?”
“我是不是隔几天没收拾你了?”张凤伸手过来要掐人。
没真掐,就是比划比划,她怕真掐上徐熙霞再钻张铁军怀里,这车上好几个人呢:“你等到家的,我今天非得给你长点记性。”
“她欺负我。”徐老丫当面告状。
不过说句实在话,这么冷不丁的从山西的大山路换到京城这一马平川,这坐车的滋味确实是不一样,差异太大了。
还得是平原呐,在山区农民种点地都不容易,都得翻山越岭的到处爬。
张铁军从小长到大的张家堡也算是大山区了,感觉都得比那边平溜一些,好歹河谷是平的。
天已经黑透了,马路被两边的各种店铺的灯光照的依然明亮,还挺热闹的,不像离石天一黑基本上整个县城也就黑了。
这个时代大城市和下面的差异还是相当巨大的,就好像是两个完全不搭嘎的世界,各转各的。
马路上车很多,主要就是夏利和面包车,轿车也不少见,自行车摩托车你来我往就没断过。
也难怪京城这边这一年都在张罗着修路扩路,交通问题确实是应该提上日程了。
九六年严格说起来,应该说是中国的私家车元年,这一年的汽车销量就抵得上前面几年的总和了,光是桑塔纳就干了二十万辆。
九六年国内已经有各种合资汽车公司十六家,覆盖了从轿车到客车和货车几大块,京城的私家车保有量已经达到六十二万辆。
不过主要交通工具还是自行车,这个时间全国所有的城市都还是自行车的海洋。哦,渝城除外。
再等两三年,自行车就将会被摩托车超越了,紧跟着就是各地各种对摩托车的限制。
车里渐渐没了声音,几个女人都闭上了眼睛,灯光从窗外不时的投射进来,像走马灯一样,又仿佛是时光长河的投影。
“唉,可别睡呀你们,”张铁军回过神前后看了看,提醒了一声:“回家吃完饭泡个澡在睡,这会儿睡着了该难受了。”
“没睡,就是静静神儿。”张凤接了一句:“这会儿家里应该都吃完晚饭了,能给咱们留不?你们打没打电话?”
“我没打。”徐熙霞睁开眼睛看了看张铁军。
张铁军嘿嘿了两声:“我也没打。要不咱们随便找个地方吃完再回去得了。”
“还有礼物呢,”徐熙霞借着车里黑把小手伸进张铁军的衣服里轻轻抓挠他:“走这么远待了好几天,不应该带点啥呀?”
“带啥?”张凤问:“那边有啥?陈醋?”
“煤。”张铁军笑起来:“还有白酒。山西可是白酒大省,是现代蒸馏酒的发祥地,醋其实就是白酒的副产品。”
“那可得了,醋好歹还能吃一点儿,酒~~”张凤舔了舔嘴唇,瞄了张铁军一眼。
她是有点喜欢喝酒的,但是老张家就没有人喝,也就是老太太一天弄那么一两沾沾嘴,她就也不大好意思张罗了。
主要是小柳能沾一点有限,周可丽也喝不过她,徐熙霞和老太太半斤八两,她一个人也张罗不起来。
就这么说吧,她一个人能把老张家所有人加上这姐仨全部放倒,估计她都喝不到量。
“要不就等到家得了,咱家边上胡同里不少小馆子。”徐熙霞说:“离家还近,吃完了溜达着就回去了,还省着找地方停车。”
“也行,那就随便吃一口。”张凤没意见,就这么定下来了。
这两年街面上的各种小吃部小饭馆越来越多,吃饭是真不愁找不到地方,而且这个时代开馆子的人都是有手艺的,真材实料,好吃不贵。
还有各种服装店儿,卖鞋的,卖电器的,开修理部的,各种中介,应该是京城最热闹的时候了。
等过两年开始全面扩路搞城建,街边的小馆子就开始越来越少了,都砌上了墙,或者建起了冷冰冰的现代化大楼。
咱们的城市管理,其实就是一直在和老百姓抢位置争地盘儿,哪里热闹拆哪里,主打就是一个想方设法的夺利。
北河沿大街老张家这一边是没有什么店铺的,全是单位楼。
两个丫头又看又找的在马路对面寻摸,最后还是李树生带着大家去了院子后面,就在职工宿舍拐角那地方有两家馆子。
一家川菜,一家陕西风味,再往里还有山西面馆西疆羊肉什么的。
大家也没往里面钻,就去了川菜馆儿,是这一片看着最大的店面。人多,地方大点不打挤。就在贝子府门口,应该用的就是贝子府的房子。
随意填饱了肚子,大家出来解散各回各家,安保员都有三天的假休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