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徐熙凤在矿区已经是个人物了,有头有脸的那种。
大房子住着,进口车开着,本来人就长的好看现在穿的好睡的好不用干活还有钱,那股子贵气就养起来了。
南山市场徐老板,说出去都嘎嘎有份量。
她家王志刚也早都不在大集体上班了,不是因为有钱了狂了不上,是他们那个单位黄了,人都进行了分流。
分流就是有门子有路子的给安排到别的单位车间,没门子没路子的回家混吃等死,一年到头给发一点生活费那种。
一年也就是几百块钱儿。
就这还算是好的,不少大集体不声不息的就直接没了,工人都不知道去哪找去,分毛没有,更不可能给安排工作。
王志刚就属于是家里啥也没有那伙的,没门没路,只能回家待业,等着万一哪天矿上又把他们给想起来。
主要是他爸妈年纪都大了,他爸当年在矿上的人脉都退休多少年了,有些人都没了。
徐熙凤到也不在意王志刚上不上班,反正上不上班也没啥钱。
后来打电话的时候徐熙霞知道了,就安排把南山菜市场的那个超市转给了姐姐家,交给王志刚去打理。
所有人是徐熙凤。
不是白给的,是按照市价转让的,该出的钱徐熙凤一分不少的交给了万家超级市场连锁管理有限公司本市分公司。
超市这边这两年其实也在转型,以前开的一些小的偏的店铺都在出让,然后集中力量干大的,在主要城市开那种几万平的大卖场。
出让的这些店也没有放弃,而是改为了一种加盟的形式,统一改了名字叫万家便利店,由超市这边统一给供货。
这种经营属于是双方得利,后来那些二十四小时便利店基本上都是这么个模式。
两口子都不是那种轻浮的有点钱就飘的人,就守着这个菜市和便利店,这几年把小日子过的红红火火的。
王曼妮小朋友现在也上学了,已经是二年级的大学生了,凭着可以舌战群儒的小嘴儿还当了班干部。
徐熙霞的爸妈和哥嫂原来在永丰开鞋店,这几年也是挣了些钱。
永丰地区的改造升级工程是实业公司接过来做的,顺手就给老徐家安排了两间大门面,生意那是相当好。
但是怎么说呢?毕竟就是个个体户,钱能挣但是限制也大。
上次张铁军不是随口说奶咖的生意可以做嘛,大家就说让徐熙霞家里去干,徐熙霞就和爸妈哥嫂商量一下,给他们投了一笔钱过来。
家里的门市直接转租,徐家爷俩四口人开始了重新创业,干起了乳制品厂。
有张冠军那边给批办手续购买设备,开这个厂子也不用多大的心力,只要把握好产品质量和卫生情况就行了。
生产出来的产品直接进超市和便利店,同时供应东方的酒店、饭店。
老徐家是彻底要起飞了。
同样大不一样的还有张凤家里。
她哥哥接手了玻璃矿的管理,现在已经叫企业家了。
玻璃矿同样只需要抓好生产安全把控产品质量,根本不用去考虑销售,是直接给宝马汽车供货。
现在全家都搬到了市里,老爸老妈平时就带带孙子,彻底开始享受养老生活。
唯一没啥变化的就是小柳家里了。
虽然现在小柳每年都会回家,平时也总打电话联系,前前后后也给过一些钱,但是小柳父母都是犟的,该怎么生活还是怎么生活。
让他们搬到市里老头直接就摇头,不去。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你享你的福我们过我们的日子,不用你搭我们我们也没能力搭给你,老柳头就是这么个态度。
主要还是小柳已经离开家里这么多年了,和张凤老丫都不一样。
而且当初她离婚老柳头两口子都是不同意的,感觉她在作,心里始终也没转过来那个弯儿。
主要是她爸,她妈到是早就松口了,记挂着自家孩子。
但是你别看她家老爷子看她不顺眼,对妞妞那真的是从心眼里的好,隔几天不打个电话听听声那就心毛火燎的。
每年小柳带着孩子回家都是老爷子最开心的时间,就是那种,我看不上你但是我得给我孙女面子的那种感觉。
今年过年全家去了海南,可把老柳头给难受坏了,还是妞妞打电话说暑假就回去看姥爷,这才把老头给哄住了。
徐熙凤偶尔也会偷偷给张铁军打个电话,和他说几句话,但是让她们来京城她就不动弹。怕来了控制不住。
她不想给妹妹的生活带来什么麻烦。
你看嘛,多心都是来源于误解和不了解。
张铁军想了想,还是给徐熙霞打了个电话。
还是老丫好,电话一响就接通了。
“你在五号院儿我在一号院儿,你打电话干嘛~?”徐熙霞一副慵懒的声音:“就想我啦?”
“你不会是还没起吧?”
“不是,就是在床上躺着来着,嘿嘿,我一会儿就起。”
“你家里的厂子开业,给寄了请柬过来,你要不要回去一趟?我没时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