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打算我帮你报仇呗这是?”张铁军揪了揪周可丽的脸,热乎乎的。
“揍她,小时候她就打我,我都记着呢。”
“那就记着吧,记也白记。”周妈笑着说:“打别人是因为气人,打你纯就是因为你懒,你还好意思说。”
“懒人有懒福,”周爸啧了两下嘴:“春花打小什么都会干,长大了也是累,小秋和小冰一个比一个懒,啥也不用寻思。”
“我有福呗。”周可丽骄傲。
“确实有点福,”周爸点了点头:“有福得能守住,你呀,就吃吃喝喝啥也别琢磨,别给铁军添乱,千万别出挑儿。”
里面门一开,老史边扶眼镜边走了出来。
“你咋出来了呢?”周妈问。
“春花非得让我出来,不让我待。等着吧,估计能快。瞅着精神头还挺好的。”
“几指了?”
“刚才说七指了。”
“那是挺快的,少折腾。”周妈看了看周可丽,舔了下嘴唇啥也没说。
她想说等周可丽生估计得遭点罪,开指肯定没这么快。
怕周可丽听了害怕。
第一胎,开指折腾二十四个小时都不出奇,是真遭罪。
这也是后来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想做剖腹的原因,少遭罪。
不过当妈的罪是少遭了,对孩子来说那真的是一点好处都没有,还容易生病。医院自然不会讲这些,他们巴不得所有人都剖才好。
就像不老少做手术的,其实都是没必要的,但是人家要赚钱。
最残忍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事实上很多病症是无治的,根本就治不了,但是医院不说,反正他们也不用担什么责任。
说了不就少赚钱了嘛。
“怕不?”老史问周可丽,周可丽摇摇头:“不怕,我着急。这有什么好怕的?”
老史到张铁军另一边坐下来:“京城这边儿和武汉的地方选差不多了,你看看不?”
“挺快呀。”
“老连那边帮着找的,我去哪找?让我找明年都不一定。”
“京城在哪?”
“老连提供了两个地方让我挑,一个在五道口那边儿,他说那边全是学校人群密集,平时商业这一块不愁。
再一个就是去大兴,那边正在开发,在城区中心找个地方。你说呢?”
“还是你定吧,我感觉都行。”张铁军说:“不过,武汉那边我感觉还是放在汉口,在火车站附近要好一点儿。”
“火车站呐?那种地方都得是寸土寸金吧?地方上能同意?估计够呛。虽然咱们有批文有手续,他要给你拖呢?
他能不想方设法的给你拖?”
张铁军看了看老史:“你是不是看不起我?我就那么没有知名度没有杀伤力吗?你就不会打我的旗号去?”
“可以吗?好吗?”老史扶了扶眼镜。
这几年红星职工医院到处发展建设新的医院,可是从来没有打过张铁军的旗号,都是老史和安保老罗一起张罗。
好在红星医院也是一笔大投资,搞的还是医疗,符合当下政策,所以一直也就比较顺利。
当下的政策就是对各省市的医疗床位有了要求,划了最低线,数量上越多越好,越有成绩。
这也是为什么莆田系后来能飞速扩张一路绿灯的原因,解决了床位问题。一边握着检查检验,一边握着床位,这就是铁打的金身。
不过虽然红星医院遍地开花,但向来都不挑位置,都是以方便内部员工为前提的,从来没琢磨过市中心的中心区。
在九十年代乃至两千年代,不管哪里,火车站附近都绝对是中心里面的中心,没有之一。
这种现象一直到一零年左右才发生变化,中心热区开始向长途客运站还有机场附近转移,向城市商务区转移。
也就是所谓的商圈儿。
话说回来,武汉那是什么地方?九省通衢呀,正儿八经的交通重镇,不管是水路还是陆路,都是。
而且还是首义之地,从古代历史到近代历史都是不可或缺言之必提的地方,好几次差点就成为首都的地方。
在这样的一座历史名城重镇,你要在它的火车站边上弄三四百亩地,那得多难?关键是,还不给钱。难度再提九个档。
虽然说武汉有三座火车站,但是另外两座能和汉口比吗?
老史也是吃过见过的,去过武汉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就用咱们现在的医院改不行吗?非得重新建?”
红星医院在武汉有三座分院,到九七年这会儿,红星有三座分院的城市也就是沈阳,京城,申城,成都和武汉。
只有这五个城市。
广州才建了两座,西安也建了两座。
“不是一回事儿,”张铁军说:“以后你就明白了,这几座医院也不叫红星职工,叫红星急救,等医院建成还要培训一批急救人员。”
“急救我懂,急救需要搞这么大吗?一般来说急救就是一个科室才对吧?或者搞一个中心,病人最后还不是要落实到其他科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