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雨桐见状欣然一笑,村长来了,这下,可能不用她教大家怎么使用了。
果然,待村长一路推着走到眼前,几个性子活跃的村民已经学着村长的样子好奇的推起了停放在门口的那些小车。
“丫头,这是刚赶出来的最后一辆,一共十辆,够用了吧!”村长朝着李雨桐所站的方向大声招呼道。
因为,人群里的惊呼声已经此起彼伏,喊声小了,他怕李雨桐听不见。
李雨桐一边笑着一边点头,示意够用了。
村长见状,这才冲着村民们吆喝一声:“好了,大家静一静听我说!”
“我试过了,这个小车十分方便好用,用它来推,比我们直接搬、背重物都是省力的多,而且盛放的量也更大,小路窄路都能走!有想要的,可以直接找我说,我做好只收材料的成本价卖给你们,大家可以放心!”
“那太好了,我要一辆!”
“我也要一辆!”
......
“好好好!都有!都有!大家放心!其实,这个小车,是雨桐丫头想出来找我做的,而且愿意无偿让我按照图纸做给乡亲们用!”村长继续补充说道。
“雨桐丫头可真厉害!”
“是啊!真是谢谢雨桐丫头!”
“谢谢雨桐丫头......”
村民们都争相向李雨桐道谢。
“好了好了!要感谢雨桐丫头,就好好帮丫头干活!”村长出言提醒道。
“对对对!走,去干活......”
“咱们一定得卖力干活!”
......
村民们一边吆喝着一边快步拿着工具、推着车子往田边走。
那架势,不知道的,还以为要找谁去算账呢!
李雨桐看着这群可爱的村民,不禁笑了。
......
忙碌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转眼间,就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
从前几日,李梓阳就兴奋的对李雨桐说着他从同窗口中听说的事情。
新北县城每年的元宵灯会,可谓整个临原府最是出名的一景。
因为灯艺一绝的于家,祖籍便是这儿。
所以即便于家早已发家,举家搬到了京城,仍会在年下回来祭祖时,把元宵灯会的花灯做好留下,算是为家乡做些事情。
昨日晚饭时,李梓阳提议元宵节的晚上,一家人一起去看灯会。
但白氏的表情有些勉强,毕竟县城挺远,要去看晚上的灯会,就肯定要在县城留宿一夜。
李雨欣一听便来了兴趣,撒娇央求,与李梓阳一起劝说白氏。
最后,白氏被他们磨得无奈,而且,李雨桐说让凌七他们跟在身边保护,白氏的态度这才有所松动。
其实白氏本就只是担心他们的安全,元宵灯会上,人肯定很多,龙蛇混杂,不安全。
能有凌七他们相护,她也能放心不少,但仍是再三叮嘱李雨桐,不要往人多的地方去,才最终同意。
但白氏决定不去,她新寡的身份毕竟还有些尴尬,还是注意些为好。
......
今晚去新北县城看灯的人肯定格外多,为了到达后能顺利找到方便的客栈落脚,李雨桐一行刚吃过早饭就准备出发了。
行李都是昨晚决定后就收拾好了的,因此,说要出发,大家的行动都很快。
唐锦抱来一个厚厚的垫子和靠背,进了马车放好。
李雨桐就站在马车旁等着,看到李梓阳和李雨欣一前一后背着小包袱走来,她疑惑的问:“你们俩都没有跟你们的老师说吗?怎么都自己过来了?”
“我问过夫子了,他说不去了,要给我整理课业内容,让我们玩的开心!”走在前面的李梓阳立刻回答道。
“嘉音姐姐也说不去。”李雨欣紧接着撅着嘴说。
李雨桐闻言有些不解,温如风的性子,该是最喜欢凑热闹的啊!
“夫子最近这些日子总是不太高兴的样子。”李梓阳小声说着。
“什么?”李雨桐有些没听清楚。
李梓阳又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
不等李雨桐说话,李雨欣也开口说:“嘉音姐姐最近也不太高兴,都不怎么笑了!”
“是不是你们两人最近学的不好啊!让老师都发愁了?”李雨桐半开玩笑的问道。
这些时日她都在忙着查看翻地、布地垄,教李梓峰打理土豆,发芽,挑选番茄和辣椒种子,确实没怎么关注两个小家伙的学习情况。
“才不是!”李雨欣立即仰头不服气的说,“嘉音姐姐昨日还夸我学的快呢!说再过半个月,基础的东西我就可以学完了!”
“是嘛!再过半个月?这么快!”李雨桐感叹着,转而看向一旁的李梓阳,“那你呢?再过半个多月就要县试了,准备的怎么样了?”
“夫子说我现在写的文章就差不多了,但他还是每日都给我布置课业练习。他让我不要太过紧张,说适当玩玩放松一下挺好的!”李梓阳也面带笑容的回答道,显然心情不错。
李雨桐点了点头,“嗯,那就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