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过半面溪潭,有一座竹桥,桥通竹寮水榭,过去便是雅集之地。一名公子执笛而出,想来便是那奏《喜相逢》之人。
他一一向几人见礼,胥姜解下斗笠回礼,那公子的目光不由得落在她身上,一时没挪开眼。
胥姜朝他微微一笑。
他恍然回神,自觉失礼,便慌忙移开目光。
钟麓向胥姜介绍道:“这位是教坊博士,俆青野。”随后又对俆青野道:“这位是永和坊斩春书肆的东家,胥姜。”
两人又单独见礼,礼毕,俆青野问道:“方才那叶笛可是胥娘子所奏?”
胥姜点头,“吹得不好,见笑了。”
想着方才打翻的茶盏,俆青野不由得一笑,“起始确实吓了一跳,过后虽有些生疏,却胜在天然,很是不错。”
“过奖,过奖。”倒也不用硬夸。
几人寒暄一番,便相请进入竹寮,寮内又茶侍两名,皆为靓丽少女,见到生面孔,不由得多看了几眼。
俆青野请三人安坐,随后示意茶侍奉茶,胥姜见状,猜测他便是这东道主。
钟麓环视一周,随后笑道:“看样子我们算来得早的。”
木淙也叹道:“谁教咱们都是闲人。”
胥姜心说,你们闲我可不闲,顶多算忙里偷闲,肆里那么多事搁着呢。思及此又忍不住挂念,也不知曾追此时在做哪道菜了,不知梁墨有没有在练习刻板。
随后听俆青野对二人说道:“乐工们应该在来的路上了,估摸着时辰,也快到了。”
话刚落音,隐约人语便从山中竹林传来,他又笑道:“瞧,说到就到了。”随即出门相迎。
两名茶侍将茶水奉上,胥姜低谢一声接过,闻了闻,是仙芝竹尖。
此茶虽唤竹尖,却并非出于竹,而是产于蜀地,又名雪芽。其色清亮,其香淡雅,其味幽醇,是不可多得的好茶,也是为众多清流人士所喜爱的名茶。
胥姜细细一品,品出这是去年的陈茶,味虽有所消减,却仍旧香醇爽口。
新茶最快也得五月份才能抵京。
一盏茶过后,乐工们相携而至,共十二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他们进屋先朝三人见礼,胥姜起身回礼,招来不少探究的目光。
钟麓低声对胥姜道:“这十二人都是教坊中的乐工,过会儿还有平康坊的乐师会来。”
平康坊?胥姜眉毛微扬,随后状似无意地偷瞄了一眼木淙也,却见他神色平常。
钟麓继续道:“这是宫廷乐师与民间乐师的切磋,说是切磋,却也是选拔,若民间乐师中有拔尖的,便会被选入教坊。”
胥姜恍然大悟,“听起来会很精彩。”随后又问:“那咱们是来做什么的?”
木淙也替钟麓答道:“票举。”
胥姜一惊,原来他一直在听,随即打住话头。
没过多久,平康坊的乐师们也来了,胥姜在其中看到一道熟悉的身影。
“谢娘子?”
那身着石榴裙、怀里抱琵琶的美艳娘子,不是谢红杏又是谁?
喜欢浮光三千里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浮光三千里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