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彦雨航进球后,主动去和埃利斯击掌:“漂亮的传球!”
对于丁彦雨航的示好,埃利斯也是微笑着点了点头:“把握住空位,我会给你传球的。”
这一球开了一个好头,对于丁彦雨航尤为重要。
……
“丁彦雨航底角接到了蒙塔-埃利斯的传球,空位!”
“利拉德冲了过去,小丁虚晃了一下,直接出手了!”
“嚯!三分中了!”
“干得漂亮!丁彦雨航帮助小牛追回三分,非常关键!”
国内,于佳和张指导在激情解说,丁彦雨航的登场让本来有些沉闷的氛围活跃了起来。
直播间的弹幕也飘了起来。
“我艹,丁彦雨航可以啊,第一次出手就中了,还是三分。”
“这一下子就达到了场均分,只要再进一球就可以创造NBA生涯得分纪录了。”
“假动作非常漂亮,利拉德被晃了一下。”
“这算什么?我感觉诺维斯基都被晃到了。”
“哈哈哈!”
“有戏啊,看丁彦雨航出手很果断,状态很好。”
“是的,敢于做动作,看起来很有自信。”
球迷们对于丁彦雨航的进球,开始了分析。
其实国内球迷还是支持中国篮球的,他们非常希望在易天之后,丁彦雨航也能在NBA站稳脚跟。
从这一个进球就可以看出,只是很普通的一球,但球迷们却乐此不疲地讨论着。
开拓者的进攻。
利拉德持球过半场。
丁彦雨航没有管其他的,既然教练让自己盯好巴图姆,那自己必然要全身心投入。
现在不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时候,况且卡莱尔对于球员的执行力要求很高。
要是自己在防守中漏人了,指不定立马就被换下了。
丁彦雨航紧紧跟着巴图姆,巴图姆想通过跑位甩掉丁彦雨航。
但是丁彦雨航的速度明显要比老迈的杰弗森要快得多,而且丁彦雨航还在不断地贴身给巴图姆上对抗。
这使得巴图姆感到很难受。
丁彦雨航知道自己的角色,他没有易天那样出众的身体条件,想要得到上场时间,就必须从防守做起。
贝弗利的“疯狗式”防守给了他启发,同样是“小人物”,贝弗利就是通过积极的防守加上对比赛的激情去影响比赛。
他能够挤掉林书豪成为火箭的首发控卫并不是偶然。
丁彦雨航虽然做不出贝弗利挑衅对方的举动,但是给对抗让对方不舒服,丁彦雨航认为是高效的防守手段。
巴图姆连续的跑动都没有甩掉丁彦雨航。
丁彦雨航在比赛前有研究过巴图姆的跑位,他是有备而来的。
利拉德观察了一下,发现马修斯和巴图姆都被盯得很死,把球传给了内线的阿尔德里奇。
阿尔德里奇身高211cm,臂展225cm,站立摸高279cm,体重113.4公斤。
他跟易天和杜兰特的身体条件类似,只是相比于易天和杜兰特在小前锋的位置上,阿尔德里奇一直在内线打球,他通常出任大前锋的位置,甚至有时会客串球队的中锋。
阿尔德里奇技术全面、手感细腻,中距离跳投是阿德的招牌进攻手段,尤其擅长左腰部中距离翻身跳投,他的出手点非常高,几乎无法被封盖。
不过这次诺维斯基防得很好,他破坏了阿尔德里奇的节奏,导致阿德的翻身跳投打铁了。
钱德勒高高跃起,拿下了篮板。
“哇偶!防住了阿德的中距离,太难了!”
“丁彦雨航上场后,小牛的防守明显好起来了。”
“是的,这球丁彦雨航的作用很大。”
“(⊙o⊙)…???阿德投丢了关小丁什么事?”
“莫非小丁用意念帮助老司机防守阿德?”
“哈哈哈!”
……
接下来的几个回合,丁彦雨航并没有获得太多的机会。
作为日常的饮水机管理员,球队没有给他布置专门的战术。
埃利斯有说过给丁彦雨航传球,但目前来看,他似乎忘记了。
德克-诺维斯基和蒙塔-埃利斯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出手次数。
德文-哈里斯都捞不到太多的出手权,丁彦雨航认为这也是正常的,他并不感到失落。
不过虽然在进攻端没有太多的机会,但是丁彦雨航在防守端的表现十分不错。
丁彦雨航一直跟“牛皮糖”一样缠着巴图姆。
巴图姆身材瘦长,对抗是他的弱点,丁彦雨航的防守可谓是“对症下药”。
在丁彦雨航的防守下,巴图姆完全没了声响。
在第二节比赛进行到还剩2分42秒时,丁彦雨航终于捞到了第二次出手机会。
不过这次差了一点,丁彦雨航的投篮被巴图姆的长臂给干扰了。
上半场比赛结束。
丁彦雨航出战了8分钟,投篮二中一,拿到了3分1篮板的数据。
虽然数据一般,但是卡莱尔认可了丁彦雨航的表现,他对于球队防守的提升是数据无法体现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