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听见过去的奴婢多嘴学舌,辉发那拉檀茵才问起和卓与富灵阿的婚事问题。
要知道这段日子养胎,辉发那拉檀茵都是闭门不出。
像是宫里的一些消息,辉发那拉檀茵也不打听。
毕竟有些消息听的多了,就会忍不住东想西想。
辉发那拉檀茵盼着自己肚子里这胎不知盼了多久。
如今终于如愿以偿,辉发那拉檀茵认为什么事都比不得自己腹中的孩子,只要有事没事她都是在宫里养胎。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辉发那拉檀茵这胎养的极好,连太医都说辉发那拉檀茵的小阿哥出生定然健壮不俗,甚至辉发那拉檀茵的身体情况一点都不像高龄产妇,只要产后养的好,再生一胎不是梦。
这样的话,落在辉发那拉檀茵耳朵里就是上好的吉祥言语。
辉发那拉檀茵更恨不得一天十二个时辰都用来养胎。
今日提到和卓与富灵阿,还是前些日子闹的轰轰烈烈,辉发那拉檀茵穆然听到了一耳朵,加上今日正好撞见,才捡起来和翠蕊闲聊两句。
不然换成其他时候,看辉发那拉檀茵会不会关心这些,多给一眼都是对辉发那拉檀茵了解不深。
翠蕊作为常伺候辉发那拉檀茵的身边婢女,对此消息知道的不少。
不过因为主子寻常不会过问,翠蕊更不会多嘴多舌去讲。
“前段日子那些人闹出不少笑话,听说已经和皇上告了罪。
如今皇上又选了一批新的青年才俊,目前还在考察。”
和卓与富灵阿两位公主是雍正十三年生人。
算一算时间,今年就已满十八岁。
早年和敬公主哈宜呼嫁人的时候不过十七,但今时不同往日,哈宜呼嫁人嫁的是科尔沁,往上数还能和早年的孝庄太后别扯上亲戚关系。
弘历当年不好回绝,加之孝贤皇后并没有坚决反对,这才导致哈宜呼和亲蒙古。
眼下蒙古那边提出来的合适人选都不怎么样,弘历更看重江南的汉人。
又有前一批人选全部落空,弘历抉择自然慎之又慎。
所以翠蕊说出还在考察这几个字,一点问题都没有。
甚至这个考察,可能还要一段时间。
辉发那拉檀茵挺着肚子,一手撑腰一手托肚。
“一直拖下去,于和卓与富灵阿两位公主的名声不利。
翊坤宫就没传出什么动静?皇贵妃不像是这般不爱重子女之人。”
走到头又转了个弯重新走,辉发那拉檀茵在小院里背着光到处晃。
这也是太医特意嘱咐的话,快要生产的孕妇需要多走动,这样生产时才好顺利,不然一道难产的关卡,要卡住不少人。
辉发那拉檀茵可不想自己折在生产这道门槛上。
甚至辉发那拉檀茵还有更大的野望。
这次,她生的是个阿哥,那么下一次再来一个公主,不就是能儿女双全。
古代的人没有优生优育的观念,在他们看来,多子多福才是道理。
辉发那拉檀茵出身富贵,但在子嗣方面依旧不能免俗。
这是古代女子的通病,哪怕是现代依旧有被束缚的人,根本说不清楚。
翠蕊也觉得奇怪,感觉这些事闹出来之后翊坤宫就隐身了。
不管如何都没有消息传出,甚至翊坤宫的皇贵妃娘娘还像个没事人似的照常去公主所或者阿哥所。
将自己听来的八卦告诉主子,翠蕊赶紧将辉发那拉檀茵扶到一旁的石凳处坐下。
伸手招来站在后面的小宫女,把被对方握于手中的团扇捏到手里,对着辉发那拉檀茵的侧脸轻轻煽动。
“娘娘,皇贵妃是如何想的,咱们却是不知。
想来和卓与富灵阿两位公主再差,人选也不会如何。”
不过翠蕊觉得嫁去江南,到底不如留在京城有好处。
像是如今的和敬公主,简直苦尽甘来时来运转。
任谁见了不说一句运气极佳呢?
虽然没有了额娘照顾,但好在皇上心里记挂,要知道京城的公主府可不是随便谁都能住进去的。
起码前几位帝王所出的公主,能留在京城的少之又少。
和敬公主如今有儿子有靠山,比当年在宫里时的日子还要好过。
辉发那拉檀茵对翠蕊的话不置可否,心说各人有各人的运道。
和敬能从科尔沁归京还多亏了孝贤皇后死后为其谋划,并且还算计了纯妃和永瑢母子两人。
不然皇上为何会在东巡路上生纯妃母子的气?
真当孝贤皇后的好处是那般好拿的,一切都是代价。
不过说起纯妃母子,这两人自从孝贤皇后那年东巡薨逝,回来以后就成了看不见的透明人。
皇上不待见,下面的奴才们就不会尊着敬着。
她自己这边又有心思和纯妃母子扯开关系不再纠缠,故而对永瑢不甚关心,逢年过节送些节礼也就意思意思。
早几年永瑢还想着和她存些联系,平日没少打发宫人过来走动。
等到后面意识到辉发那拉檀茵并不热拢之后,双方之间的联系也就慢慢变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