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郭嘉的话,陶应也不再迟疑。转身从壁柜里取出一本用绢布装订成的册子。
顺手递给郭嘉道:“既然猜到了,那就看看这个吧。”
郭嘉接过小册子,但见封面上写着三个歪歪扭扭的三个毛笔字……《寒鸦司》。
“寒鸦司?”
再随手翻开第一页,第一竖行写的是“目录”两个字。
其它几行依次写着:
第一章,寒鸦司细作组织概述。
第二章,寒鸦司的组织架构图表。
第三章,寒鸦司各级成员的职责、权利、工作范围和工作纪律。
第四章,细作网络的铺设构想,以及情报的收集、整理、分类、筛选。
第五章,情报传递的技巧。
第六章,情报传送的秘术。
第七章,案例剖析。
……
郭嘉一页一页地翻下去,越看越入迷,越看越心惊。
每翻开一页,都似乎是……打开了一扇窗户,窗外是一个或蓝天白云、或鸟语花香、或惊涛骇浪的世界!
里面所写的很多的理念、很多的方法,都让人觉得耳目一新,遐思万端。
“此惊世之作也!”
终于忍不住拍案而起,喃喃自语道:“今日始知将军之才,实乃天纵!”
……
这就是陶应用了近两个月时间,熬夜写出来的关于情报组织的指导性文件。加上各种案例分析,有近十万字之多。
陶应穿越前,并不是情报组织方面的行家,但是,在网上看过的书籍、新闻、国内外案例等等,实在是太多太多。只要稍加整理,便可以让古人觉得耳目一新。
比方说……情报传递秘书。
直接引入阿拉伯数字和密码本结合的办法:先指定一部书为密码本,再用一组阿拉伯数字如:18、5、9,代表第18页、第5竖横、第9个字。
多组数字串在一起,便可以以密码本上找到很多个字,再将这些字连在一起就是一段话。
而这个密码本也是可以随时更换的。
今天可能是《论语》,明天可能是《吕氏春秋》,后天可能就变成了《浪子战神》。
(备注,汉末书籍以竹简为主,但也有用蔡侯纸抄的书了。用来做密码本的,只能用蔡侯纸抄的书。)
如此一来,就算是情报被敌人截获,敌人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甚至,传送情报的人被抓被严刑烤打、被美女色诱,也供不出情报,因为那些数字代表什么他自己都不知道,对他用刑,或给他送钱送美女都是白搭。
仅此一条!
就让郭嘉大开眼界,万分惊诧。呼吸气促,张着嘴巴,可以塞进一根紫茄。
“如何?”陶应问道。
“绝世之作!”郭嘉道。
“本将说的是你。”
“我还有选择吗?”
郭嘉苦笑一声,拜倒在地:“愿拜将军为主公,郭某是真心服了。”
不服也不行。
看了如此机密的东西,如果再不认主,那将是非常危险的。被“灭口”的概率非常大。
其实,经过与陶应在一起两个多月,郭嘉已经不再抵触跟陶应一起共事了。
陶应对郭嘉的好,郭嘉自然是知道的。
此前造出轮桨船,就已经让郭嘉惊叹不已。除此之外,陶应的机智权变、杀伐果断、识人之明、远见卓识等等,都让郭嘉对陶应高看一眼。再加上《寒鸦司》这本书,更让郭嘉认定陶应是“天纵之才”。
种种原因结合在一起,终于让郭嘉打定主意,做出了认主的决定
陶应大喜,赶紧上前扶起郭嘉,放声大笑:“奉孝之才,堪比陈平。有奉孝相助,何愁大业不成!”
至此,陶应终于有了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谋士。
……
随后,陶应便任命郭嘉为为“寒鸦司”总管。负责寒鸦司的组建和运营。
根据寒鸦司组织架构上的规定,寒鸦司的最高级别为寒鸦,其下分别为鹧鸪、乌雀、黑卫。
而郭嘉做为总管,在组织内的代号为“寒鸦一号”。
“寒鸦”级别的代号,从一号到十号为总部专用。十号以后的代号,通常代表的是一州的情报总负责人。
其它鹧鸪、乌雀的代号,分别一郡或一县的负责人。而黑卫则是最基层的执行人员。
考虑到邓展屡之奇功,也被陶应任命为副总管,代号为寒鸦二号,用来与郭嘉搭档。
……
在郭嘉和邓展的负责下,寒鸦司的架子很快就搭建了起来。但是,要建立、铺设完善的情报网络,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
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有时候,要在一个大人物身边安插重要的情报人员,需要数年的时间才能完成。而从当前情况来看,只能先着眼于江东和中原的几个大的城池。估计要有明显的效果,那也是几个月或半年之后的事情了。
……
在安排完了寒鸦司的事情之后,郭嘉便又问道:“善谋者谋局,主公可知今日之危?”
这是主动献计的开场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