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书海阁小说网 >> 三国浪荡子,却成了千古一帝 >> 第51章 俘虏整编,尚有短板

第51章 俘虏整编,尚有短板

让太史慈去打秣陵城,这其实是陶应早就想好了的。

一方面是为了笼络太史慈。

另一方面,也是陶应缺乏独挡一面的统帅之才。

周泰和蒋钦能水战也能陆战,但却只能统帅水师作战,而不能担任陆师主帅。其它几人也只能为将而不可以为帅。

而太史慈不仅英勇善战,在统帅能力方面也还是不错的。

除此之外,也跟当前的形势有关。

孙策逃往宛陵,其手上的军队加上吴景在宛陵的守军,还有一万多人马。如果陶应此时进攻宛陵,以手上这两万多人不可能攻得下有一万多人防守的丹阳郡治。

而与此同时,此时的秣陵,以及秣陵周边的地区,兵力都几乎被孙策调空。

就算是秣陵,也才只有吕范带着五千人马在防守。

陶应只要卡在芜湖,就可以阻断孙策对芜湖以北……秣陵等地区的增援。

因此,陶应才考虑到亲自守在芜湖牵制孙策和吴景的主力。而让太史慈率自己的主力攻打秣陵和横扫芜湖以北的所有丹阳地区。

……

在安排好太史慈出征之后的事情之后,陶应便来到了俘虏营。

这次芜湖之战,共俘虏了一万三千余人。

而陶应敢用四千人固守芜湖,打的就是这些俘虏的主意。

先是将俘虏中的基层军官全部抽走单独关押。再将本地人与外地人分开。

共得一万本地人。

陶应也是本地人。

再从这一万本地人中将宛陵县(今安徽省宣城市)的降卒挑出来。

得两千人宛陵县人。

陶应也是宛陵县人。

这是真正的老乡。在古代,乡党情结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人际关系。

都是丹阳郡本地人,这就好说话了。

陶应走到这些俘虏前面,用本地话骂道:“娘的,一群二五啷当的缺子,见到老子回来不来迎接,还帮着外人来打老子。一个个挫头挫脑的,咱们老乡打老乡,窝里斗,有个屁意思。”

俘虏们一听这家乡话,倍觉亲切。

随后,又有人站出来,对陶应表示自己并不想打老乡,都是被那外地人孙策和吴景逼的。

还有人表示自己是被裹挟强征的。

最后,大家一致达成共识:宛陵人不打宛陵人!

于是,陶应乘机给他们增发三个月的军饷,对他们进行整编。

也有少数人是被强征入伍,家中父母妻子都不知道他们的去向。对于这些人,陶应则给钱给粮,送他们回去见他们爷娘。这种做法,让这群老乡们尽皆归心。最后得一千五百乡兵。

就算那些选择回去的,也有不少人表示在处理了家中的事情之后,会再来陶应手下当兵。陶应对他们一一安抚,亲自送他们出城。

随后,又用同样的方法,对另外八千人进行劝说,口号由“宛陵人不打宛陵人”,变成“丹阳人不打丹阳人”。

再次有五千人愿意加入陶应的军队。

但是,这五千人陶应却不敢全部放在芜湖。因为陶应原本的军队只有四千人。新降之军多于自己原来的军队,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隐患。

因此,陶应又让人送了两千新降之军给太史慈,使太史慈手上的人马增加到两万人。

芜湖城中的守军,则由原来的四千人增加到八千五百人。

有八千五百人卡在芜湖,完全不用担心孙策去救援秣陵的吕范。他敢去救吕范,自己就攻打他的宛陵。

其它的俘虏,通过审查,将孙策一系的死忠之人挑出来继续关押,其余的人全放了。

内战不同于外战。

内战之中,非迫不得已不杀俘虏,这是陶应为自己的军队定下的规矩。

……

至此,丹阳郡中,攻守易势。

陶应已经完全掌握了主动权。

接下来,就该干一些别的事情了。当务之急要解决的问题,便是情报系统的建立。

这件事情,陶应很早之前就想做了,但却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早在小沛之时,陶应就让陶威负责组建情报网络。

但是,情报方面的工作,充满了尔虞我诈和阴谋算计,陶威并非这方面的人才。后来,陶应又想过邓展。

邓展其实也不错。

但邓展只适合于去执行情报方面的工作,对于情报的筹划、收集、分析、整理等,都不是很擅长。

现有的人才中,能胜任情报主管的,只有郭嘉。

可是,郭嘉却仍未认主。

情报主管,举足轻重。非绝对信任之人而不可用也。

想了很久,陶应还是对许褚道:“去将军师叫来书房,我说本将有要事找他。”

少顷,郭嘉在许褚的带领下来到了陶应的书房。

陶应一改往日的随意,显得很是郑重。

在示意郭嘉坐下来之后,便看着郭嘉,一脸正色地问道:“奉孝戒食五石散已经三月有余,现在感觉如何?”

郭嘉见陶应表情严肃,便也收起平日的那份随意,郑重地说道:“多谢将军鞭策,郭某现在身体确实好了很多。”

“这就很好。”

陶应点了点头,又道:“只是酒色方面仍不可放纵,天道人伦不可缺少,但若纵之,轻者伤身,重者夭寿。”

郭嘉离席而起,对陶应施了一礼,这才笑道:“郭某惭愧,虽比将军痴长几年,却还要将军事事关心。从今往后,自当戒之勉之。”

“儒子可教!”

陶应闻言,忍不住拍了拍郭嘉的肩傍,放声大笑起来。

随后,便又问道:“奉孝可知本将今日叫你来,有何要事?”

“要事么?”

郭嘉想了一下,对陶应道:“孙子曰: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凡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娘的,这人是怎么想到的!

这是孙子兵法中的《用间篇》中的句子,而这几句话,说的正是情报系统的重要性。也许,郭嘉正是看到了自己在情报方面的短板,才猜出了自己所说的“要事”便是情报系统的组建。

由此可见,这人有多机敏!

也可见,这件事有多迫切!

……

喜欢三国浪荡子,却成了千古一帝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三国浪荡子,却成了千古一帝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三国浪荡子,却成了千古一帝最新章节 - 三国浪荡子,却成了千古一帝全文阅读 - 三国浪荡子,却成了千古一帝txt下载 - 山风木鱼的全部小说 - 三国浪荡子,却成了千古一帝 书海阁小说网

猜你喜欢:长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唐人的餐桌逍遥四公子流氓帝师绍宋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神话版三国大魏疯王唐砖赘婿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曹贼衣冠不南渡大明边军边军悍卒汉武帝:这个穿越者太敢说我的餐馆通古代重生水浒我是西门庆秦功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在下潘凤,字无双大秦:开局扶苏被贬,忽悠他造反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战国:开局一块地贞观小闲王穿越大乾,我靠打猎养活妻女
完本推荐:十日终焉全文阅读全职法师全文阅读我不是戏神全文阅读疯批小师叔她五行缺德全文阅读仕途人生全文阅读诡舍全文阅读退婚后,高冷女帝后悔了全文阅读豪门枭士全文阅读大奉打更人全文阅读夜的命名术全文阅读首辅养成手册全文阅读重生:1977全文阅读重生之将门毒后全文阅读深空彼岸全文阅读仙逆全文阅读龙族全文阅读魔道祖师全文阅读农家乐小老板全文阅读阴阳墓蛊全文阅读少年王全文阅读
最近更新:许我今世,还君来生!双修夜,天书说它附错身了?重生大院子弟,我在京城开会所综影视:时途红颜幻旅录哈哈哈,大明开心超人之我成为了她们的哥哥穿越:开局必死,那我就风流到底穿古农家灵泉养生活身体互换后,男友大哥对我真香了穿书当天,老子反手叛出家族大胤商枭登上龙榻后,世子妃被暴君娇宠了稀有娇美雌性有孕,众兽夫争当爹重回78娶知青,我靠狩猎让全家吃肉1986:学霸的黄金年代凌云之道崩坏:从女王变成阿泉穿书董鄂妃大一退学,靠猎杀妖兽端上铁饭碗八零归国大小姐的乘风破浪南升北落:夫君两亿岁穿进年代短剧,炮灰工具人不干了团宠:燕家五小姐的马甲藏不住了星火渡凡尘千层雪玥十年青梅改嫁后,渣男一夜悔白头高武:开局一颗命运骰高武:刚满十八,我激活了老年逆袭系统?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海岛随军后,我被高冷硬汉娇宠了

三国浪荡子,却成了千古一帝最新章节手机版 - 三国浪荡子,却成了千古一帝全文阅读手机版 - 三国浪荡子,却成了千古一帝txt下载手机版 - 山风木鱼的全部小说 - 三国浪荡子,却成了千古一帝 书海阁小说网移动版 - 书海阁小说网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