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说也有打入十八层地狱之中。
此刻,秦广王一边审讯这几位亡魂,其目光一边不时向外望去。
他暗忖,将牛头马面二人派去阳间,接韩愈到此,也有些功夫了。
为何还不见人过来?
大概半柱香过后,秦广王似察觉殿外动静,当下他望了眼左右。
众阴差会意,立马将眼前这些亡魂带走了。
旋即,秦广王略一整理的衣冠,就起身走了出去,准备迎接。
结果未到殿门,就见那开元演法妙道星君领着其叔祖,到了门前。
其身后还有牛头马面二人。
“小神见过妙道星君!”
望到韩湘子亲自送韩愈来此,秦广王并不意外,见着他后,率先客气稽首,道。
这秦广王与韩湘子也算是旧相识,昔日因钟馗一事,二人有些交情。
“阎君客气了。”
韩湘子摆了摆手,笑道。
不多时,他又为韩愈介绍起来:
“叔祖,这位便是地府第一殿的殿主秦广王!”
“拜见阎君!”
韩愈闻言,不敢怠慢,朝他郑重行了一礼。
秦广王微微颔首,便伸手示意,道:
“昌黎公,快请坐!”
“多谢阎君。”
韩愈到了声谢,但他依旧有些拘谨,不敢落座。
直到韩湘子让其坐下,韩愈才亦步亦趋坐了下来。
韩湘子与秦广王叙旧了几句,就开门见山,问道:
“阎君,本仙来此的用意,相必你也清楚,不知本仙叔祖死后,可得封几品阴差?”
言罢,秦广王面露愧色,道:
“回上仙的话,昌黎公得封几品,并非小神可以决定。”
“在此之前,小神已和酆都大帝禀明了此事,想来用不了多长时间,大帝法旨就可送来。”
这秦广王,虽说是十殿阎王,但也只是天庭五品之神。
尚不及韩湘子。
且不说韩愈乃开元演法妙道星君之叔祖,就说他在人间所积攒功德,就到达了骇人地步。
更不必说,他乃儒门圣贤,上禀圣人之训,下扬明学千秋。
如此丰功伟绩,最起码也是七品阴神以上。
甚至更高!
若大帝看在韩湘子的面子上,说不定五品阴神也有可能!
“原来如此……”
韩湘子恍然点了点头。
待气氛缓和之后,韩愈忽地对秦广王问了句:
“敢问阎君,似刘梦得,柳子厚等人死后可投胎转世到了何处?”
“昌黎公,有所不知,这二人阴德不少,俱乃善人,死后并未转世投胎,一位去丰州当城隍,另一位去了渭州。”
秦广王轻笑了声。
得知刘梦得与柳子厚死后当了城隍,韩愈神色微变。
细忖了一会儿,他脸上茫然之色没了大半。
这敢情到了地府,哥几个日后还能聚一聚?
一念及此,韩愈心思也活络些,原本伤感之味冲淡了不少。
“昌黎公相必与这几位城隍熟识,将来若是空暇时,大可一聚。”
“地府不同人间,没那么多约束。”
秦广王察言观色,见韩愈脸色比之前快慰了许多,他立马笑了笑,道。
“有劳阎君相告。”
韩愈拱手言谢。
秦广王摇了摇头,十分熟络开口:
“昌黎公,切莫如此,今后你与本王同为酆都大帝麾下,少不了打交道。”
“本王生前,姓蒋,名歆,字子文。昌黎公大可城隍本王为蒋兄。”
在他看来,这韩愈若是得封,应该与自己地位相差无几。
又有韩湘子这般前途无量的侄孙,将来免不得了得大帝器重。
故而,秦广王是十分乐意结交于他。
“那老夫就恭敬不如从命。”
韩愈不再拒绝,侃侃应下。
望到这一幕,韩湘子乐在其中。
他叔祖死后,既在阴间当差,理应熟悉地府里的一切。
几人正在说话间。
不多时,这殿外就走来一鱼嘴麟头的阴神。
只见,此人手捧法旨,进殿之后,目顾左右,待瞧见韩湘子、秦广王、韩愈三人后。
先是一阵打量,紧接着就对韩愈,言道:
“我乃大帝麾下差报司神,奉命到此,给韩愈敕封!”
“相必这位就是韩愈韩昌黎吧?”
“司神在上,老朽便是韩愈。”
心知这是大帝来使,韩愈赶紧站起身来,尊敬道。
同一时间。
韩湘子与秦广王也不紧不慢起身。
“不必客气。”
那差报司神,笑了笑。
不多时,他面容一肃,打开那大帝法旨,宣道:
“韩愈接旨!”
“老朽在!”
韩愈忙跪了下来,神色恭敬。
见状,那差报司神就琢字琢句,宣道:
“奉大帝法旨,今有人间儒门圣贤,文坛大家韩愈仙逝,寿终一百有六。”
“韩愈,字退之,乃昌黎人氏,生前博学练达,明理通儒,文传天下……,力谏唐皇,拒迎佛骨,潮州之贬,教化众生,巡养百姓,累至暮岁,治学四方,实乃功德无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