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不顿悟,一日不解脱。
原本他不会参与红尘俗事,但燕帖木儿拿着赵敏的名帖,请他稍稍帮几个小忙,八师巴显然无法拒绝。
这不是寻常的名帖。
这是当初赵敏与家族决裂时,交还给汝阳王的名帖,代表切割过去,代表赵敏的遗憾,张无忌最是仁厚,如果决战时展露这份名帖,很可能让他坚固不破的道心露出一闪而逝的缝隙。
对于八师巴而言,无论多么微小的精神震荡,都是反败为胜的机会。
为了这份名帖,八师巴可以帮燕帖木儿几个小忙,但不会殊死相搏。
他不想面对史艳文。
对史艳文用精神冲击,引动史艳文心头的戾气,史艳文念一句“回忆迷惘杀戮多,往事情仇待如何”,然后拔出龙泉剑砍他,那才是得不偿失。
八师巴没有动手的欲望,只想在生命到达尽头之前,在某个方面,稍稍胜过张无忌,哪怕只有片刻光辉。
这是他的心魔。
无论如何也参悟不透的心魔。
佛门讲求涅盘,追求来世,能在死前打开心魔,也算是一种解脱。
做完燕帖木儿交代的事,八师巴拿着名帖去往光明顶,他要和张无忌下一盘棋,进行此生最后一次对弈。
至少,能赢张无忌半步吧?
八师巴嘴角露出笑意!
看着八师巴的背影,也先面上露出讥讽之色,不是讥讽八师巴,而是讥讽蒙元,辛辛苦苦培养的高手,付出那么多练武资源,却都去追寻天道。
想想大明的史艳文、虚若无,再想想中原的武林高手,谁能不羡慕?
羡慕也没用!
不是大明开挂,而是文化不同。
华夏文化从读书识字开始,就有忠君爱国、保家卫民的理念,就连无法无天的江湖豪客,也有铮铮铁骨。
二百年前,郭靖在襄阳喊出“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震撼宣言,从此侠客有了理念,有了自己的主心骨。
史艳文是什么人?
读书人。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是他最初识字的时候,教书先生教导的理念,他践行了数十年。
江湖侠客学武的时候,无论内心有什么想法,或多或少有侠义念头,哪怕只是为了名声,至少会去践行。
这就叫做……文化底蕴!
这是蒙元和瓦剌不具备的。
喜欢我在综武当神捕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我在综武当神捕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