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能以为这样已经足够离谱了。
可实际上,这还不是最离谱的。
更夸张的是,有一日,那些谏臣终于见到这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皇帝。
可李恒的第一反应,是问宰相,“这些人谁啊。”
简而言之,当了那么久的皇帝,他连自己的臣子都不认识。
就这样一位皇帝,居然还有人那么忠心,锲而不舍的谏言,我也是服气啊。]
每逢王朝末年,或者昏君在位的时期,我们能看见的总是,这个党那个党的问题,这个宦官那个奸臣怎么怎么样。
就感觉这个王朝好像没一个忠臣了似的。
可事实并非如此。
那个时期并不是没有忠君爱国之人,而是他们基本上走不到政治中心。
或者皇帝压根就懒得搭理他们。
天天听他们谏来谏去的,哪有荒/淫无度快乐。
如徽钦二帝和宋高宗赵构,他们那是没好臣子吗?
明显不是。
只不过是正常文臣被贬,爱国武将被杀而已。
皇帝喜欢用合自己心意的人。
明君自然配忠臣能臣。
昏君身边当然都是跟他一样的屎壳郎了。
正是因此,当我们一看见宋朝的时候,就总感觉站在朝堂上的人,是不是都有什么大病。
没几年脑血栓能说出那话。
而今天讲的唐穆宗就是这么个情况。
在位那么久,不是宴请朝臣,就是大兴土木,是一件正事都没干。
言归正传。
[双方自我介绍之后,唐穆宗也算是跟他们熟了。
他们自然是劝诫皇帝,唐穆宗听后,回复“当如卿言。”
听这一句,是不是觉得唐穆宗也没有那么离谱嘛,这不也能说出人话嘛。]
听着天幕的尾音,几期下来已经跟天幕混熟了的各朝众人秒懂。
他们猜这位唐穆宗又要作妖了。
绝对的。
他们还真就猜的一点没错。
[可事实的真相是,这事之后,他直接把他的那句话当屁放了,那是没留下一点痕迹啊。
屁放出来好歹能留点臭味,他呢,是啥也没留,继续该干啥干啥。
一直到第二年,他才有所收敛。]
闻言,众人又讨论起来了。
想着天幕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总不能真的改邪归正了吧。
可大多数人不信,这可是在盘点昏君耶。
昏君怎么可能那么容易改邪归正的。
肯定是被什么人胁迫啥的,才不得不收敛的吧。
只能说他们猜对了一半,他确实是不得不收敛,却不是因为被人胁迫。
[他收敛的原因相当简单,他中风了,只能卧病在床。]
说着,虞美人示意系统放配图。
那眼歪嘴斜的样子,当真是一点面子也不给留。
[但消停不过是一阵,要知道,我们到现在,也不过才讲了他的荒宴玩乐。
他身上可还有一个标签,追求长生不老药。
他追求长生不老的契机,就在于他这次的中风。
他可能是觉得自己享乐的日子还没过够,或者深受自己父亲影响,反正从这里开始,他到处寻找方士,想让他们炼制长生不老药。]
[刨去中风卧床这一段,大家有没有觉得这段剧情相当熟悉。
因为这么干的帝王实在算不得少数,正常发展应该是帝王找到了方士,给方士钱财赏赐后,方士为帝王们炼制毒丹。
但到他这里,画风就有点不一样了。
有一个方士,名叫张皋,就向唐穆宗劝谏,说这玩意可不能信啊,长生不老啥的都是瞎扯淡,这玩意有毒啊。
唐穆宗闻言,当即表示:说的很好,我也觉得有道理,你还不快去赶紧炼丹。
最后,唐穆宗成功被丹药药死,30岁去世。]
虞美人说完,呼出一口气,只能说,唐穆宗死的那可是一点也不冤枉。
要不是他只在位四年时间,谁有知道他后面能做出什么荒唐事呢。
总而言之,感恩方士,感恩丹药,感恩执着一条路走到黑的唐穆宗。
才造就了一个昏君才在位四年的景象。
[唐穆宗的一生,对于于前两位的昏庸代价,只能说是小巫见大巫了。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活的短,死的早。
大家就想想,在位短短四年都能干出这么多离谱事,连自家臣子都不认识的皇帝,真要让他在位几十年,这本就缝缝补补的大唐怕是不能要了。]
总结完,虞美人麻溜下一个。
后面的两位就没一个“平庸”的。
[接下来的两位,还是父子档。
父亲昏庸,儿子也昏庸。
父亲摆烂,儿子也摆烂。
主打的就是一个父死子继,不忘初心。]
天幕说话一如既往的阴阳怪气,明明是好词,落到虞美人嘴里,也都成了刺人的刀子。
骂人从来骂不过别人的一些人,早早就学起了天幕的骂人方式。
目标是等到吵架的时候,一定要熟练运用这套话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