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慕沄满眼温柔的摸着小狗头,眉梢微挑着:“有些人,还真不如这小狗仔子,对吧,小墨?”
小狗识相地“汪”了一声。
…………
一上早朝,洛慕沄感觉自己的脸同时承受着萧璟庭和萧墨曜两重目光的炙烤,仿佛要被烫出一个洞来了。
自己本是萧璟庭的幕僚,他关注那是人之常情,但萧墨曜对自己的那种炙热的眼光,不知情的人看了铁定要生出怀疑。
不过告假两日,朝堂上多了许多争论不下的话题,其中,关注度最高的当属西戎属国委派使臣入汴都谈判一事。
洛慕沄从小跟着洛家军镇守西境边关,对大梁与西戎的关系了如指掌。
西戎位于大梁西南边境外,与大梁国土西部和西南均有交界。先前镇守西关的洛家军向来强硬,从不给西戎半点可乘之机,多年西戎一直不敢来犯。
自十一年前洛家军败北,西川由柏溪闻大将军接管。柏将军虽也是个骁勇的武将,但骨子里与洛辛川相比还是少了些狠劲。他对待西戎一直主张怀柔,这才让西戎一步步得寸进尺。
几年前,西戎提出要与大梁共治西蜀十二城,当时迫于形势,惠帝同意了。但几年下来,十二城不知不觉已被西戎侵占大半,如今他们又要恬不知耻的提出代管要求。
过去,在内阁讨论西南边境安全时,洛慕沄曾多次跟萧璟庭提出对待西戎一定要态度强硬,但柏溪闻与邱子尧是故交,又曾多次游说萧璟庭,萧璟庭见对方不好得罪,态度一直模棱两可。
使臣走过没多久,梁惠帝就询问了众大臣意见,但如今朝堂之上萧璟庭一家独大,他不作表态,手下的幕僚也不好评说。
西南边境的隐患某种程度上对南楚也存在一定威胁,萧璟庭对此完全不敢懈怠,之前特地与枢密院几位大人探讨过西南局势。
朝堂上,见没有一人提出西蜀十二城治理问题的严峻性,萧墨曜终于还是忍不住提出了自己的政见。
“陛下,西蜀十二城乃我大梁西部要塞,自百年前就全部归属我大梁。西戎乃边陲属国,多年来却妄以共治为由,逐步蚕食我西蜀十二城,今日又提出要代管十二城的荒唐要求,若继续任由其恣意妄为,西属最终将成为他人腹地。西戎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臣以为,西蜀十二城的归属治理问题之所以会摇摆不定,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我大梁多年对西戎心慈手软,以至于他们得寸进尺;二是西蜀十二城多年由少数民族首领世袭担任,朝廷本想以夷制夷,但这些首领常年蛮不耕作,无事近患腹心,有事远通外国,边民世其茶毒,若不及时改革,恐将贻害无穷。”
惠帝问:“那安盛郡王觉得,怎么做才能平定西南?”
“臣以为,西戎新主刚刚册封,根基不稳,我们正好趁此时发兵西蜀,彻底夺回十二城,将西戎在西蜀的力量彻底瓦解。同时,推进西蜀改土归流,取消十二州首领世袭制度,任命有任期、可调动的流官,进行清查户口、丈量土地、核实赋税。”
一听要发兵,兵部尚书谢书敬慌忙上前劝阻:“老臣认为,这两年国库空虚,东州水患刚刚平息,此时若在西南兵戎相见,怕折损我大梁元气。”
萧墨曜拱手道:“回禀陛下,这些年,我大梁对西戎一再忍让,若再不给他们点颜色,怕是不知道谁是主谁是奴了。”
谢书敬忙摇头:“郡王您说的简单,我大梁边境十多年没有战事,边陲将士缺乏历练,但那西戎虽是小国,常年在外征战,实力不可忽视,两国若在十二城交锋,怕是只会两败俱伤。”
萧墨曜道:“尚书总是以各种借口推脱,到底是我大梁拿不下一个小小西戎,还是各位偏安一隅只守不战,甘愿将我大梁土地拱手让人?!”
现场氛围一下子降到冰点,众人面面相觑,都不敢出声。
洛慕沄远远地瞧了萧墨曜一眼,那目光里似有敬佩,也有些许不削。
他微微上前一步,面容平淡道:“谁说只有打仗才能寸土不让、寸土必争的?”
与洛慕沄对望的瞬间,萧墨曜忍不住就是一阵心疼怜爱,刚起来的火气立刻淡了一半,他道:“那洛丞相的意思是?”
洛慕沄刻意避开了萧墨曜的目光,向皇帝拱手回禀道:“上兵伐谋,攻心为上,不战而屈人之兵。陛下,臣以为,西戎善战,我西蜀将士多年未经战事,此时确实不适合主动挑起战事。想要明确西蜀十二城的归属,若盲目出战,胜算大约五成;若稳妥智取,胜算大约九成。”
惠帝忙问道:“洛爱卿有何高见?”
“自古对待蛮夷智取为上,臣以为可以先与西戎和亲,同时以十二城是大梁与西戎的战略缓冲带为由,拒绝西戎代管十二城的无理要求,佐以十二城改制,以温水煮蛙的方式,待时机成熟,重新将西蜀十二城的主管权牢牢抓在自己手中。”
洛慕沄刚说完,萧璟庭也上前立刻表明态度:“儿臣附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