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
乌宁早早起床。
“今儿个,不做早餐了,自己去买点吃吧!”乌宁洗漱完毕。
忽然觉得,自己的棉袄似乎有些漏风。
伸手摸了摸。
哎呦,我擦,这棉花都挤在一起了。
一处高高鼓起。
一处就只有可怜的两层布。
冷风一吹。
根本抵御不住寒风凛冽。
想了想,还是再说吧,如今自己连一日三餐都勉强维持,更别说被子了。想到此,便把工作服,套在外面。
左右上下打量一圈。
虽然模样看起来有些臃肿不堪。
俗话说得好,下雪不冷,化雪leng。
化雪的时候,能冷到心底打颤。
戴上火车头帽子。
套上围巾。
棉手套,一套装备。
看看脚底。
黑色棉布鞋,都已经不堪重用了。
看来是时候更换一些装备了。
乌宁摇摇头。出门而去。
想想昨晚,经过自己的绞尽脑汁浪费了多少脑细胞,使劲儿劝说傻柱。
最终,傻柱还是被自己那三寸不烂之舌给说服。
表示会全力说服秦淮如。
乌宁便嘴角歪歪,直乐。
咱这是为贾张氏,也为老易着想。
他得感谢咱。
乌宁坏笑一声,踩着被冻硬的雪榨子。
发出咯嘣咯嘣等刺耳声音。
来到中院。
中院, 此时静悄悄的。
由于天气寒冷的缘故。
此时天还蒙蒙亮 ,躲在被窝里的人们,还在寻思,要不要起床。
在极度纠结着。
唯有乌宁,早早起床。作为一个勤快的小蜜蜂,必须早起。
不然,好日子从哪里来。
生活所迫,不得不早起。
早起还有一个明显的好处。
锻炼身体,呼吸新鲜空气。
虽然此时,整个国家如今工业污染还没有后世那么严重。
但,也逐渐显露峥嵘。
乌宁双手戴着棉手套。
顶着寒风刺骨。
不一会儿,便来到了前门大街。
这一条街道,是整个京城最为热闹,繁华的地方。
几乎囊括了人类各行各业,三教九流的人流。
一大早,这一条街上,便有很多的摊位,已经摆开.
. 有卖稀饭包子的,有卖油饼豆腐脑,豆汁头条,稀粥的。总之,应有尽有。
到处都冒着浓浓的白气。
热气腾腾。
这一幕,使得,被冷风吹的等待着自己的早餐的客户,都有了一丝丝暖意。
似乎也不再那么冰冷。
这个时代,可没有打包袋,想要打包带走,你得自带着器皿。
比如想要打包豆腐脑,那你得自己带着碗,或者其他器皿。
不然,根本无法实现这一想法。
乌宁并没有带任何器皿。
看着那些排队,的大爷大妈,各个手里不是拎着一个黄色搪瓷碗,就是拎着一个铝制饭盒。
翘首以盼的等待着老板出餐。
乌宁本想着,带回去吃呢。
结果,遇到这一幕,顿时有些犹豫。
左顾右盼,最终,还是觉得在这吃了再回去吧。
此时已经实行了公私合营模式。
就是一家小小的早餐店也不例外。
不配合公私合营,那你这是投机倒把,是要拉出去批斗。
虽然,实行了公私合营。
但,经营权hi是属于个人。至于账目嘛,公方经理与私方经理,共同监管。
规模大一点的个体户基本都有公房经理坐镇。
而那些个小小的店铺,则是一条街的配备一位公方经理。
管理这整条街的商业运转。
总之,有利有弊。
此时老板娘,带着三个儿子一个女儿,正忙着招呼客人。
老板娘乃是四十来岁的妇女。
动作麻利的给每一位顾客出餐。
虽然天气寒冷。
但那时不时的擦着汗水。
几个儿女也被她被指挥的团团转。
“隔壁王大爷,这是您的豆汁儿,油条,您拿好……”
“湾子街李叔,这是您的油饼,豆腐脑……您慢走……”
“东街贾婶子,您来了,吃点什么?”
……
这位妇女,总是微笑着对待每一位顾客,且都能叫的上彼此来历。
看来。
一番忙碌,基本排队的人都已经走了,
轮到了乌宁。
“阿姨,来一碗豆腐脑,在这吃!再来四根油条。”
“好嘞,先坐,这就来了……”阿姨笑着应和一声。
便转身准备去。
“玉翠,去,盛碗豆腐脑去。”
阿姨对着还在一边忙着擦桌子的女子吆喝一声。
女子闻声答应一声,
便去盛豆腐脑儿。
没一会儿,一碗热腾腾的香味儿扑鼻的豆腐脑便放在面前。
“同志,你的豆腐脑……”女子声音很好听。
很清脆。
一身粉底碎花,小棉袄,穿在省事。
头上扎着包襟。
脚底一双黑色棉布暖鞋。穿着比较臃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