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霆听完自家闺女的心声之后,陷入了沉思。
黎家几代人为南辰镇守边塞,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竟落得个如此下场吗?
惠帝为什么这么恨黎家? 一屋子的人除了听完了黎星苒的心声,都有一种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悲戚。
黎家兵权已经全部交还给皇帝,至今也没有人在朝为官,黎霆三年前就从边疆退回了京师。
这三年种花遛鸟,也几乎不与朝中人来往,为什么这惠帝还抓着他不放?
黎家的旁支没落,如今只剩黎霆这一支人丁兴旺。 想来黎家旁支的没落也有惠帝的手段在里面。
不然南辰国四方边境都是黎家军镇守,却在十年间相继换成了惠帝的心腹。
【好困呀,天天都睡不够。黎家是真的惨。这么多年,那些长辈几乎都死在了皇帝跟皇后手里。我爹爹竟然都没察觉。哎!到底是皇帝太聪明还是我爹太忠心?】
【其实这皇帝除了阴险毒辣,也不是特别聪明,聪明的是他那个继后,那手段心计,啧啧啧。】
听完自家闺女的心声,黎霆仔细回忆了这十年来黎家遭的难。
越回忆,越是心惊!这好大的一盘棋啊!从十年前就开始算计黎家!
黎霆陷入回忆:
小叔于永定三年死在了边疆,那个时候惠帝刚登基几年,少年天子,却很快稳住了朝纲。
他知道这皇权能够牢牢握在萧靖手里,与皇后赵云淑有很大关系。
赵云淑一篇《策论》横空出世,被世人冠上南辰第一才女的名头,对于治国平天下她有着异于古往今来所有皇帝的见解。
但是他相信,小叔的死跟赵云淑没有关系。
因为赵云淑还没进宫的时候曾经去边疆游历,与许凝柚讨论过如何安定边疆,当时他就坐在旁边听。
当时赵云淑给黎家是非常肯定以及支持的态度。
那个小姑娘,光是端坐在那里,便能感受到一股谦和,浑身的柔光。
她杀伐果决,却又仁爱。她欣赏人才,也重用人才。
只是为何小叔的死,凝柚没有收到赵云淑的传信呢?除非,赵云淑不知道这件事。
黎家向来有自己的联系网,他却也没有收到任何关于小叔死因的联络信。
堂弟黎平扶柩回京,路上遭遇伏击,一行百余人全部葬身在了离京师一百多里的黑风寨。
小婶婶因忧思过度没多久也撒手人寰。
而黑风寨,在小叔死后,被朝廷派兵清剿,一天就被荡平了老巢,从此销声匿迹。
现如今看来,是为了掩盖证据吧!
堂弟黎平家的马氏新嫁守寡,终日以泪洗面,为黎平守孝三年,孝期过后一年,被马家安排远嫁去了南边。
二叔的死因也是不明不白。回京述职,跟同僚喝酒,大醉,第二天早上被人发现死在了烟花柳巷。
二婶婶早年在边疆染了疫病去世,二叔没有续弦,也没有小妾。只有原配夫人生得两个女儿,早已出嫁。 还好二叔有远见,把两个女儿都嫁到了远离京师的富庶之地,虽不是大富大贵之家,但是衣食无忧,也没有发生意外。
年前大的那个堂妹黎霖还给他来了信,说是抽空想回老宅祭奠,想来应该已经在路上了。
而把他养大的大伯,在西南镇守,直接被惠帝一道敕令,就地正法在西南。
一门老小,无人逃脱。 罪名就是通敌叛国。罪状是诸多与帝国南越的往来信件,信件没有人看到过。
说是直接秘密呈递给了惠帝。 天威震怒,一声令下,在西南镇守边防的黎鹏一家,全部被斩杀。
这些事情在几年间相继发生,没有人去怀疑这其中的关联,只以为碰巧。
那时候他还在西北镇守,强敌来犯,根本无暇兼顾叔叔伯伯们的事情。
如今看来,这些事情,都是皇帝一手策划,为的就是打掉黎家。
而他的功勋太大了。
十五岁上战场,带着黎家军为南辰国收复失地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 收复的失地是南辰国曾经的天下粮仓。
那片广袤的土地水草丰茂,既有辽阔的草原,可以放牧;又有良田可以种植小麦水稻。
南辰的农牧业因为他收复的失地,一跃而成为仓弦大陆上最强的国家。
他自己镇守西北,在一次巡防的时候,伤了左腿,由于边疆医疗条件差,也没有好的医生,耽误了治疗,留下终身残废。
惠帝也因此借口让他回京师养伤,让他把边防图以及军队交给了去接任的赵云琛。
接任西北边防的人,是继后赵云婉的嫡亲弟弟,也就是赵家庶出的长子。
不过现在赵云琛早就摘掉了庶长子的帽子,变成赵家名正言顺的嫡长子了。
黎霆想到这里,看来当年自己的伤并不是意外。 黎家的遭难,也不是意外。
那就查,他定会查个水落石出,让那狗皇帝付出代价! 既然这样,这太子太傅,他当定了。
当年赵云淑把太子托付给他,他还奇怪。 太子有皇帝,为何赵云淑还把太子托付给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