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9章 齐王谋划
翌日下午,李佑在装病的寝殿内书房中,接见了突厥使者史归荣。
“见过齐王!”
史归荣五官粗旷、身材高大,留着修剪整齐的胡须,眼珠带着些北方胡人特有的灰棕色,穿着一身汉人富户常穿的员外服,戴着大唐人习惯的幞头帽。
整个透出胡汉结合特有的那种怪异。
不过,这些年大唐疆域扩向四方,纳入了很多的西域胡种,这身打扮出现在胡人遍地的长安城,倒也不显山不露水。
见对方连起码的礼节都没有,只是随意的拱了拱手,一脸的敷衍,李佑脸色一沉。
纥干顿时站出来训道:“史先生,王爷当面,何以如此无礼,尔当大礼参见。”
“呵呵。”
史归荣双手一负,自若的说道:“齐王殿下,大概你还不知道北方的最新战况吧?”
李佑一愣,纥干也瞧出来情势不对,最开始的时候,史归荣就算对自己也是曲意巴结,小心奉承。自从右贤王遇刺之后,对方似乎就有了底气,隐然与自己分庭抗礼、平起平坐了。
如今,对方连齐王都不放在眼里,按对方的行事作风,莫不是施罗叠在北面又有了什么大动作?
没有再纠结程序问题,纥干直接问道:“史先生莫非有什么信息,长安没有收到北方有大的动作啊?”
“那是你们耳目太过闭塞了。”
史归荣潇洒的一甩衣袖,直接坐了下来,端起早已备好的茶盏,轻轻啜了一口。见李佑脸上露出不耐烦的神色,这才淡淡的说道:“十日前,大可汗和右贤王的大军在横岭的哈尔合林地区,发生了一场惊天大战。”
“双方动员的兵力超过了五十万,打了三天三夜,最后不分胜负,在族老们的斡旋下各自撤兵了!”
“什么,这怎么可能?”
李佑顾不上礼节的问题了,他自然明白,若是史归荣说的是真的,那么就等于右贤王已经压制不住草原了,施罗叠也摆脱了右贤王的控制,抢夺了部份权力。
“若是这样的话,那不等于草原已经分成两部分了?”
“不错,齐王果然聪明。”
史归荣一脸的傲然:“横岭一战后,原来一统的草原,已经分成了两部份,东部归施罗叠大可汗,西部归右贤王继续统领,如今大可汗也再不以前有名无实的傀儡了。”
“此战发生在草原深处,这段时间南部草原俱被封锁,你们大唐的细作自然没那么快查探清楚。我这里走的是内部通道,在大战之前,我就提前知道了。”
“大战后的第一时间,拿到了结果。”
“不过,你们大唐的情报也不差,估计要不了一两天,你们朝庭也能得知了。”
李佑现在才明白过来,对什么对方这么有底气。施罗叠本身占着大可汗的名份,再有了一半的地盘,实力已然不可小觑,至少已经不在右贤王之下了。
所谓狗仗人势,史归荣自然水涨船高,不将自己这个空头王爷放在眼里。
“即然这样,史先生今天还来,是什么意思?”
史归荣见李佑有些颓然,语气反而变得极为恭敬:“王爷,不瞒你说,我此次来,是奉了大可汗之命,与王爷结盟,共图大业的。”
“哦,怎么说?”
“王爷,右贤王在草原经营已久,根基深厚,有不少部族已经死心踏地的追随他了。”
史归荣解释道:“经过横岭一战,可汗并没有绝对的优势,短时间恐怕无法解决右贤王。再加上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草原上德高望重的各位族老们又怕便宜了大唐。”
“所以两方暂时罢战,和平相处。”
“不过,草原上只能有一个主人,现在的休战,不过是在为下一次的大战做准备而已。”
分析了一下草原形势,史归荣一脸的诚意道:“这段时间,双方都会拼命的扩充实力。可汗准备携大军南下,一来截断东瀛的银矿,二来从大唐征集粮草。”
“什么,你们要南侵我大唐?”
李佑如同被踩了尾巴的猫一个骤然站起,一脸警惕的盯着史归荣。
‘铿’的一声,纥干更是猛然拔出了宝剑,剑尖直指对方,眼神凶恶,只要李佑一声令下,就把对方刺个窟窿。“大唐可不是你的,王爷着个什么急?”
面对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史归荣不急不缓的喝了口茶,从容的说道:“王爷,恕外臣不敬,你纵有鸿鹄之志,终归只是一个庶出,就算论庶,你也不是最有希望的。”
“李世民有近二十个儿子,怎么着也论不到您?”
“李承乾皇位越来越稳,除非起兵造反,武力夺权,否则你没有半点儿机会。”
一席话仿佛捅到了李佑的逆鳞,李佑一脸暴怒,气息急促,死死的的盯着史归荣,如同要吃人似的,只是刚刚那股骤然而起的杀意和戒备却慢慢的在消散。
史归荣也是一眨不眨的看着表情狰狞的李佑,双方对恃良久。终于,李佑如被抽了全身的骨头似的,一屁股坐到了椅子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