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道法坛周围,四处是飘扬的道旗。法坛内,太一道宗的百余嫡传弟子严阵以待。
不愧是百宗之首,纵是这些嫡传弟子面对赵磐龙这个强敌,仍旧方寸不乱。这些太一嫡传弟子,皆身着长款赤色道服,那赤色本就指代焚金烈焰,兼之灵力道芒隐隐从这些嫡传弟子的身上微散,这百余嫡传弟子就像烈焰融融,让演道法坛看上去就像烈焰之境那般。
道旗上的镇邪化魔眼,仿佛在凝视着聚仙楼之巅的赵磐龙。
那些嫡传弟子,也一并望向了赵磐龙的所在,构筑了一个威力非凡的灵力正道的大阵。但见,这阵中是灵气充盈,颇有当年伐商时,赵公明布下那十绝阵般,不藏不隐,锋芒毕露。
就连赵磐龙,也感受到了这灵力正道的大阵,散发出的恐怖的灵力之威。
纵然,这些嫡传弟子个人的修为,比赵磐龙是低了好几个阶段,但他们,还是比那些各殿真传弟子及外门弟子,要厉害许多。
虽这阵,表面看上去似属火行道术大阵,但细查之下,却又并非如此。
赤色长款道服,掩不住他们的道体修为,这些弟子竟然均是五行地才初期阶段。赵磐龙对此,是略略有些心惊。自人才境界突破地才境界,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飞跃,不仅需要天赋,更需要“七彩华韵”这样的天材地宝。放在他赵磐龙所知的其余宗门,绝不可能有这样多修为高深的弟子。
这太一道嫡传弟子组阵阵容,堪称天下道界中第一豪华弟子团。
步入灵力正道地才阶段,在其他小宗门里,均是实力强劲的修道者。人数凤毛麟角。
但即便是地才阶段,在赵磐龙占尽优势的两仪灭劫境的修为眼中,还是嫩了不少。
虽他们个体道力修为,不及赵磐龙两仪灭劫境实力,但他们集合在一起,拧成了一股绳,却也如同挡在赵磐龙前方的一面铁壁。这阵散发出的灵力威势,绝不下于天才阶段的得道之人。
为了妙玲,纵是刀山火海,龙潭虎穴,他赵磐龙也要去闯闯。
即便赵磐龙明知前方之阵,非同小可。
但赵磐龙对他们,仍旧是投以鄙夷的目光。可笑的太一道宗,不过如此。
无非仗着拥有提升灵力正道大境界的七彩华韵,就傲世百宗。
就他一个赵磐龙,仅凭一己之力,便已走到了此处。距离那宗主殿,仅一个法坛之遥。而拖住他的,竟需要这么大阵仗。
可悲,又可叹。
想到此处,赵磐龙顿觉这号称百宗之首的太一道宗,不过如此。
曾经,在各道宗里,这百余太一道宗内的嫡传弟子,他们每一个人,恐怕都会被各个宗门,视做明珠一般的非凡修道之才,可在如今的赵磐龙眼里,不过是一群蒙昧杂鱼。
明珠,是不存在的。
修道道途中对阴与阳的领悟,他们尤若识心境的不入流,只要跳不出灵力正道眼界的局限,就算是修为再高,较之两仪之道,也属认知有限,迷途而不知返。纵是再发光的明珠,也在赵磐龙的眼里黯然失色。
但即便如此,赵磐龙还是对此阵,是微微皱眉。一丝感念,也传入了臂上的饕餮归一环内。
这赵磐龙之所以皱眉,并非是因为此阵他赵磐龙难以攻破。而是在于赵磐龙所想到的破阵之法,是太过直接。
但这阵,若不以赵磐龙心中之想法去破,却又是断然不能破到的。
“虽不知此大阵之名,此阵在下有法可破,但若依我的方法,势必破阵之时,是血流成河。此阵阵眼位于金木水火土五行之位,而这金木水火土五行之位却均为阵眼之所在。”
“赵仙长的话,犹如醍醐灌顶,史某先前亦是困惑,为何仙长迟迟不肯动手。”
饕餮归一环中的史万岁,通过赵磐龙的感念,已是对此阵布局,是了然于胸。
史万岁知道,他赵磐龙之所以不愿行动,乃是因其心中尚存的正道道心。
毕竟,这不知名大阵,乃是将法坛上所有弟子修为,是倾注于阵中关键,那以人为阵的五行阵眼之内。若只单破一个阵眼,是毫无用处的。这就是灵力正道中五行道法的玄妙之处,金木水火土之五行,是相辅相成,正所谓天地万物,是无中生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只要五行尚存,那势必单破任何阵眼,只会是徒劳无功,所谓人人是阵,一人亦成其阵。赵磐龙纵是道法奇异而高深,亦是难以在入阵之后,同时压制五行阵眼。这也就导致了赵磐龙不得不去想另一种破阵之法。
以己两仪之道体,身化巨龙之相,在倾注那令这些弟子,是无法抵抗的强烈杀意于其境界威势之中,以此法,将杀意延展开去,如此一来,此阵将不存,而组阵之数百余条性命,也会因杀意入脑,道消魂灭。
“仙长之见识与气量,令史某佩服。纵然是此阵灵力强大,史某亦不过鬼煞初期,但通过《将魂阴兵》所授秘术,便足以对付这些太一道宗的嫡传弟子。史某愿助仙长一臂之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