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射的日子越来越近,兔子基地里,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运载车来来往往,将一箱箱崭新的仪器,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发射场。
加油枪在阳光下闪烁,将数百吨的液氧煤油,灌注进"常征三号"巨大的贮箱。
地勤人员头戴安全帽,来回穿梭,对火箭的各个系统,进行着最后的检验。
而在发射指挥部里,却是另一番紧张景象。
只见大屏幕前,坐满了工程师和军官,每个人的面前,都放着一台闪烁的显示器,上面密密麻麻,不知写满了多少行代码。
"北斗系统,试运行正常!"
"信息作战平台,功能测试完成!"
"火箭姿态控制,参数设置无误!"
一连串的汇报声此起彼伏,将紧张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赵阳端坐主控台前,目光如炬,紧盯着面前的一块块显示屏。
作为发射的最高指挥,接下来的每一个指令,都将由他亲自下达。
"倒计时五分钟,各单位注意!"随着他的一声令下,奔腾的人声戛然而止,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了大屏幕上。
五分钟,三百秒,一万八千份心跳的煎熬。
每个人的心,都随着倒计时的数字,越跳越快,生怕错过了任何一个关键时刻。
"三,二,一,点火!"
伴随着赵阳铿锵有力的声音,只听"轰"的一声巨响,火箭的尾部喷射出炽热的火舌,瞬间将夜空照得通亮。
大地微微震颤,火箭拔地而起,携着它头顶上的卫星宝藏,径直冲向云霄。
"我的天,快看那尾焰,都有一百多米长了吧?"
"这'常征三号',果然名不虚传,这运载能力,绝对碾压鹰酱毛熊啊!"
人群中,惊叹声此起彼伏。
多少人曾担心,多星发射会让火箭超重,影响飞行平稳。可此刻,当那一箭十星的壮举近在眼前,又有谁能不为之动容?
几十公里,一百公里,随着火箭的不断攀升,发射场上的欢呼声也越来越高。
"分离!"随着赵阳铿锵有力的一声令下,火箭上的整流罩应声而开,犹如一朵绽放的莲花,露出了里面的珍宝。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大屏幕。
只见伴随着一连串"砰砰"的轻响,十几颗崭新的卫星,竟从火箭的头部一跃而出,在漆黑的星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
"天啊,那是'风云'气象卫星!"有人惊呼道。
"快看,'实践'通信卫星也升空了!"另一个人激动地指着屏幕。
"瞧,那漆黑的家伙,莫非就是咱们的新型侦察卫星'玉狐'?"一名军官睁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说。
是的,此时此刻,在茫茫太空中,一颗颗大小不一的卫星,正如同一串珍珠,在华灯初上的夜幕中闪闪发光。
它们有的身披银装,有的外表漆黑,但无一例外,都肩负着共同的使命——为兔子铺就一条通往星辰大海的康庄大道!
台下,所有人都看得如痴如醉,几乎忘记了呼吸。这一刻,他们多么希望自己也能化作一颗卫星,在浩瀚的宇宙中翱翔啊!
然而,对于赵阳来说,这壮观的一幕,却丝毫没有出乎意料。
作为卫星发射的总设计师,是他将整个过程,计算得分毫不差。
半年前,当他提出"一箭十星"的设想时,曾遭到了不少质疑。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是啊,要知道,现有的"长征一号"火箭,最多只能搭载两三颗小卫星。若是强行加装,无异于拔苗助长,后果不堪设想!
然而,赵阳却只是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说:"诸位请放心,我自有办法。"
在他眼里,现有的火箭,不过是些简陋的玩意儿。若是依照他的设计,一箭十星,完全不在话下!
说干就干,赵阳立刻投入到了新型火箭的研制中。
首先,是全新设计的"常征三号"改进型。
它采用液氧煤油发动机,单台推力高达300吨,整整比现有的火箭提升了两倍!更重要的是,赵阳还为它配备了先进的"子级设计",让多个发动机能协同工作,大大提升了运载效率。
其次,是火箭的结构优化。
赵阳借鉴未来的航天工艺,对火箭的每一个部件,都进行了反复的测试和打磨。
舱体采用新型的钛合金材料,不仅强度大幅提升,重量也显着降低。而在火箭的级间段设计上,他更是别出心裁,加装了一个"速率匹配环",令多级分离更加平稳可靠。
最关键的,还是火箭顶端的整流罩。
为了装下更多的卫星,赵阳对它可谓是煞费苦心。他先是优化了空间布局,用数学模型计算出最优的排列方式,硬是在狭小的空间里,塞下了十几颗卫星!
接着,他又自主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多星发射适配器"。它由特殊材料制成,刚柔并济,不仅能牢牢地固定住每一颗卫星,还能在关键时刻,准确无误地将它们弹射出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