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阳十分欣慰,他深知只有掌握了"电磁制高点",才能在未来的信息化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接下来,赵阳和研究团队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了武器系统的升级换代中。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打击效率,他们不惜一切代价,誓要将最前沿的军事科技应用到每一寸机体中。
首先,是空空导弹。赵阳力排众议,拍板采用了"耐高温材料+隐身涂层"的全新设计。虽然这大幅增加了成本和研制难度,但一旦成功,将使导弹在超高速飞行中更加稳定,并能有效规避敌方的雷达探测和红外干扰。
接着,是反舰导弹。赵阳带领团队昼夜攻关,历经数月,终于突破了大型超音速反舰导弹的多项关键技术。"巨浪-1"反舰导弹横空出世,射程达到惊人的1500公里,末端速度3马赫,再配合500公斤的重型战斗部,简直就是航母编队的"噩梦"。为了将它装备到舰载机上,工程师们还专门优化了导弹挂架和舱内布局,并重新设计了操作界面,使飞行员能在瞬息间完成"超视距打击"的一系列复杂动作。
就这样,一项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被赵阳领衔的团队一一攻克。那个曾经遥不可及的梦想,如今正一步步走进现实。
当崭新的舰载机首飞成功,在蓝天下划出一道完美的弧线时,基地里几百号人同时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小李激动地像个孩子,而老张早已热泪盈眶。
但赵阳明白,航母撑起的从来都不只是一片战机的天空。未来,他们还要打造一支庞大的海上力量,将海洋变成炎国通往世界的"蓝色国土"。
于是,在舰载机研制告一段落后,赵阳又火速带领各团队投入到了包括轰炸机在内的一系列配套舰艇的设计和建造中。
轰炸机,这个新时代的"战略铁拳",无疑是重中之重。赵阳给它起名"雄鹰"式,寓意威猛凌厉,志在万里。
相比舰载机,轰炸机的设计难度更大,技术挑战更多。为了打造一款性能超群的隐身轰炸机,赵阳和工程师们没日没夜地工作,连轴转地计算、仿真、实验、修改方案 ……
无数个不眠之夜,实验室的灯光彻夜通明。有人累得趴在桌上呼呼大睡,有人冲着电脑屏幕长吁短叹。但只要赵阳的目光扫过,大家又会立刻精神百倍,一个个斗志昂扬。
终于,在第72次全机综合测试中,"雄鹰"创造了奇迹。4架样机编队飞行,在上万米高空竟然神奇"隐身",完全逃过了地面雷达的"法眼"。
"太不可思议了!这种隐身技术,简直就像来自未来!"指挥塔前,将军们纷纷惊叹。而作为总设计师的赵阳,却淡定地解释道:"这得益于全新的复合隐身涂层,再加上S型锯齿状吸波结构,以及高精度表面处理工艺,才能把雷达反射截面积降到了肉眼难辨的程度。"
听到这番话,在场的军官们个个两眼放光,对这款新型利器充满了信心。他们坚信,有了"雄鹰",未来的战略轰炸力量,必将傲视群雄!
而此时的"雄鹰"轰炸机,也正如幽灵般悄无声息地划过云层,飞向远方。它们就像一把把尖利的利剑,静静地等待着为国出鞘的那一天。
接下来,进入赵阳视野的就是护卫舰。要知道,一个合格的航母编队,必须在近防区域形成坚实的"铜墙铁壁"。而这个重任,无疑要交给各型驱逐舰和护卫舰去完成。
但赵阳深知,传统的舰艇设计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了。在海战变得越来越信息化、体系化的当下,唯有不断创新,才能紧跟航母的脚步。
于是,在护卫舰的设计上,赵阳再次出奇制胜,带领团队另辟蹊径。他们打破常规思路,将地效飞行、隐身设计等航母的先进理念移植到护卫舰身上,给这些看似"弱小"的舰艇披上了一层崭新的外衣。
"组长,你看这个怎么样?"工程师小王递上一沓图纸,"我把护卫舰的吃水线提高,外形也改成流线型,估计阻力系数能降低20%!"
赵阳点头称是,"这就对了嘛!我们要让护卫舰也能像航母那样灵活机动,隐身突防。只有跑得快,藏得深,才能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生存发展!"
于是,一款款造型前卫的新型护卫舰在图纸上渐次成型。它们有的外形酷似鲨鱼,有的似乎化身海豚,有的隐隐约约透出黑科技的味道。但无一例外,它们都肩负着与时俱进的基因,注定要在未来的海战中发挥独特作用。
喜欢四合院:眼红系统,全院人麻了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四合院:眼红系统,全院人麻了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